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重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第16页 |
1.3.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一般生产经营单位 | 第17页 |
2.1.2 主要负责人 | 第17页 |
2.1.3 安全生产 | 第17页 |
2.1.4 安全培训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8-23页 |
2.2.1 政府规制理论 | 第18-21页 |
2.2.2 政府再造理论 | 第21-23页 |
3 宁波市江北区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现状 | 第23-32页 |
3.1 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体系 | 第23-26页 |
3.1.1 我国安全培训体系 | 第23-24页 |
3.1.2 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体系 | 第24-26页 |
3.2 江北区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现状 | 第26-32页 |
3.2.1 江北区生产经营单位现状及特点 | 第26-27页 |
3.2.2 江北区安全培训现行运作体系及保障力量 | 第27-28页 |
3.2.3 培训各方对安全培训的认知 | 第28-30页 |
3.2.4 江北区安全培训历史数据及分析 | 第30-32页 |
4 宁波市江北区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困境及分析 | 第32-38页 |
4.1 宁波市江北区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困境 | 第32-34页 |
4.1.1 经济追求与安全投入的冲突 | 第32页 |
4.1.2 法律规定与绩效考核的冲突 | 第32-33页 |
4.1.3 培训目标高与财政补贴低的冲突 | 第33-34页 |
4.1.4 培训承载能力与法律法规要求的冲突 | 第34页 |
4.2 宁波市江北区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困境透析 | 第34-38页 |
4.2.1 安全生产意识整体淡薄 | 第34-35页 |
4.2.2 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不合理 | 第35-36页 |
4.2.3 财政保障的弱激励效果 | 第36页 |
4.2.4 安全培训市场发展落后 | 第36-38页 |
5 国外先进经验借鉴 | 第38-42页 |
5.1 浅谈国外安全培训先进经验 | 第38-40页 |
5.1.1 美国 | 第38-39页 |
5.1.2 德国 | 第39-40页 |
5.1.3 日本 | 第40页 |
5.2 西方发达国家可以借鉴的做法 | 第40-42页 |
5.2.1 激励性政府规制 | 第40-41页 |
5.2.2 扶持中介机构 | 第41页 |
5.2.3 互联网技术应用 | 第41-42页 |
6 宁波市江北区一般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对策建议 | 第42-47页 |
6.1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安全责任意识 | 第42-43页 |
6.1.1 培训领导班子,提升政府安全生产意识 | 第42页 |
6.1.2 利用“安全生产月”,扩大安全生产宣传面 | 第42页 |
6.1.3 将安全知识的普及纳入国民教育序列 | 第42-43页 |
6.1.4 推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建设工作 | 第43页 |
6.2 设置以政府职能为基础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 第43-44页 |
6.2.1 厘清政府职能,将执行和服务交于第三方 | 第43-44页 |
6.2.2 再造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44页 |
6.3 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创新激励措施 | 第44-46页 |
6.3.1 一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激励措施 | 第44-45页 |
6.3.2 安全培训中介机构的激励措施 | 第45-46页 |
6.4 改变培训手段,引入网络技术应用 | 第46-47页 |
6.4.1 依托学校资源,组建安全生产考试点 | 第46页 |
6.4.2 “互联网+安全培训”模式的构想 | 第46-47页 |
7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