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一) 教育文化学 | 第17-18页 |
(二) 教材文化 | 第18-19页 |
(三) 文化变迁 | 第19-20页 |
(四) 文化类型 | 第20-2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一) 国内研究 | 第24-27页 |
(二) 国外研究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8-32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二) 研究方法、过程与对象 | 第29-30页 |
(三) 论文框架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统计分析 | 第32-84页 |
第一节 1978年人教社第五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分析 | 第33-41页 |
(一) 1978年人教社第五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分册统计 | 第33-40页 |
(二) 1978年人教社第五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统计结果汇总 | 第40-41页 |
第二节 1982年人教社第六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统计分析 | 第41-51页 |
(一) 1982年人教社第六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分册统计 | 第41-50页 |
(二) 1982年人教社第六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统计结果汇总 | 第50-51页 |
第三节 1987年人教社第七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分析 | 第51-62页 |
(一) 1987年人教社第七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分册统计 | 第51-61页 |
(二) 1987年人教社第七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统计结果汇总 | 第61-62页 |
第四节 1992年人教社第九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分析 | 第62-72页 |
(一) 1992年人教社第九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分册统计 | 第62-71页 |
(二) 1992年人教社第九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统计结果汇总 | 第71-72页 |
第五节 2001年人教社第十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分析 | 第72-81页 |
(一) 2001年人教社第十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分册统计 | 第72-80页 |
(二) 2001年人教社第十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统计结果汇总 | 第80-81页 |
第六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社五个版本初中语文教材文化类型统计结果 | 第81-84页 |
(一) 五个版本教材文化类型统计汇总表 | 第81-82页 |
(二) 五个版本文化类型统计结果分析 | 第82-84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文化变迁分析 | 第84-100页 |
第一节 一般文化的变迁分析 | 第84-86页 |
(一) 不同版本教材中一般文化比较分析 | 第84-85页 |
(二) 不同版本教材中一般文化变迁特点 | 第85-86页 |
第二节 民族文化的变迁分析 | 第86-87页 |
(一) 不同版本教材中民族文化比较分析 | 第86-87页 |
(二) 不同版本教材中民族文化变迁特点 | 第87页 |
第三节 地域文化的变迁分析 | 第87-89页 |
(一) 不同版本教材中地域文化比较分析 | 第87-88页 |
(二) 不同版本教材中地域文化变迁特点 | 第88-89页 |
第四节 阶层文化的变迁分析 | 第89-92页 |
(一) 不同版本教材中社会阶层文化比较分析 | 第89-90页 |
(二) 不同版本教材中社会阶层文化变迁特点 | 第90-92页 |
第五节 性别文化的变迁分析 | 第92-94页 |
(一) 不同版本教材中性别文化比较分析 | 第92-93页 |
(二) 不同版本教材中性别文化变迁特点 | 第93-94页 |
第六节 年龄文化的变迁分析 | 第94-95页 |
(一) 不同版本教材中年龄文化比较分析 | 第94页 |
(二) 不同版本教材中年龄文化变迁特点 | 第94-95页 |
第七节 古诗词和散文的分析 | 第95-100页 |
(一) 古诗词和散文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 | 第96页 |
(二) 五个版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和散文的统计及分析 | 第96-98页 |
(三) 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 第98-10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100-109页 |
第一节 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文化变迁的特点 | 第100-102页 |
(一) 课文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科学性、人文性增强 | 第100页 |
(二) 外国文化的来源地多样化 | 第100页 |
(三) 城乡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 第100-101页 |
(四) 大众文化具有时代性且呈上升趋势 | 第101页 |
(五) 女性文化比例呈上升趋势 | 第101页 |
(六) 同辈文化比例呈上升趋势 | 第101-102页 |
第二节 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文化变迁中存在的不足 | 第102-104页 |
(一) 少数民族文化所占比例较少 | 第102-103页 |
(二) 精英文化的时代性有待加强 | 第103页 |
(三) 男性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女性文化处于支配地位 | 第103页 |
(四) 成人文化有减少趋势,但仍居主导地位,同辈文化所占比例偏少 | 第103-104页 |
第三节 关于教材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第104-109页 |
(一) 增加丰富性,增强教材文化均衡 | 第104-105页 |
(二) 练习中增加文化意识的设计 | 第105-106页 |
(三) 增强课文之中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 第106-107页 |
(四) 教材建设的多元文化性 | 第107-109页 |
结束语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附录 | 第115-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