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六朝游侠诗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第一章 魏晋六朝游侠诗的形成与类型 | 第10-21页 |
第一节 魏晋六朝游侠诗中的侠内涵 | 第10-12页 |
第二节 魏晋六朝游侠诗的成因 | 第12-17页 |
第三节 魏晋六朝游侠诗的界定 | 第17-18页 |
第四节 魏晋六朝游侠诗的类型 | 第18-21页 |
第二章 魏晋六朝游侠诗中的侠形象与行为方式 | 第21-62页 |
第一节 侠形象的年龄与心态变化 | 第21-27页 |
一、少年时期:重气学武,初显锋芒 | 第21-23页 |
二、青年时期:怒发冲冠,羽骑风神 | 第23-25页 |
三、中年时期:世情百态,悲侠沧桑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尚义的侠形象与行为方式 | 第27-38页 |
一、持身尚义的侠:明义于心、秉义无悔 | 第27-29页 |
二、重气报君的侠:意气深负,忠君报恩 | 第29-33页 |
三、侠的人生态度:功名观与生死观 | 第33-38页 |
第三节 尚武的侠形象与行为方式 | 第38-62页 |
一、技高悍勇的侠:人兵共鸣,骑射如电 | 第38-49页 |
二、执掌生杀的侠:侠之战斗对象 | 第49-62页 |
第三章 魏晋六朝游侠诗中的活动场景与地域想象 | 第62-78页 |
第一节 城市:实现志向的争逐之地 | 第62-68页 |
第二节 郊野:处理情绪的过渡之地 | 第68-71页 |
第三节 边地:千里征程的决心之地 | 第71-78页 |
第四章 魏晋六朝游侠诗的创作心理 | 第78-97页 |
第一节 游侠诗中的情感观念与社会评价 | 第78-87页 |
一、人情伦理观与价值观 | 第78-82页 |
二、游侠诗中的社会评价 | 第82-87页 |
第二节 游侠诗中的写作心理 | 第87-97页 |
一、驰:游侠飞驰与扬名驰誉 | 第87-91页 |
二、急:御边情节与转型心理 | 第91-94页 |
三、遇:相遇狭斜,问答引事 | 第94-97页 |
结语 | 第97-98页 |
附录 | 第98-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