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0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10-11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科学史(物理学史)教育的发展及其教育功能 | 第12-33页 |
·国外科学史教育的发展 | 第12-17页 |
·美国 | 第12-15页 |
·英国 | 第15页 |
·法国 | 第15-17页 |
·日本 | 第17页 |
·国内的科学史与科学史教育 | 第17-19页 |
·国内的科学史与科学史教育 | 第17-18页 |
·国内的物理学史教育发展 | 第18-19页 |
·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 | 第19-26页 |
·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 第19-21页 |
·帮助架起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 第21页 |
·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 第21-23页 |
·有助于科学方法教育和思维训练,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 | 第23-24页 |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第24-26页 |
·我国物理学史教育理论研究现状 | 第26-33页 |
·杂志公开发表的论文统计 | 第26-29页 |
·学位论文分析 | 第29-33页 |
第3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资料的呈现与分析 | 第33-49页 |
·物理学史与教材的关系 | 第33-35页 |
·我国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物理学史的分析 | 第35-37页 |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学史分析 | 第37-42页 |
·教材中物理学史资料的呈现 | 第37-40页 |
·问题分析 | 第40-42页 |
·全国中考试题中物理学史内容的分析 | 第42-49页 |
·2008 年中考试题分析 | 第42-43页 |
·2009 年中考试题分析 | 第43-44页 |
·2010 年中考试题分析 | 第44页 |
·2011 年中考试题分析 | 第44-45页 |
·近四年中考试题中物理学史内容总体分析 | 第45-49页 |
第4章 初中物理学史教育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9-88页 |
·教师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49-50页 |
·教师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50-61页 |
·学生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61-62页 |
·学生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62-84页 |
·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中相似问题的比较 | 第84-85页 |
·初中物理学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85-88页 |
·教师对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史的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 第85页 |
·物理学史教学方式单一 | 第85-86页 |
·物理学史教育内容受考试指挥棒影响明显 | 第86-88页 |
第5章 初中物理学史教育教学的建议 | 第88-108页 |
·关于初中物理学史教育的建议 | 第88-97页 |
·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开发适合国内现状的物理学史教学模式 | 第88-95页 |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物理教师物理学史素养 | 第95-96页 |
·开发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校本物理学史(科学史)教材 | 第96页 |
·完善教材和教辅用书的编写 | 第96页 |
·改变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 | 第96-97页 |
·关于使用教材中物理学史资料的建议 | 第97-99页 |
·丰富物理学史内容,丰富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 | 第97页 |
·增加围绕物理学史展开的任务设计 | 第97-98页 |
·开发更多的呈现方式 | 第98页 |
·要考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情况 | 第98-99页 |
·适当增加关于不同学说的争议以及一些著名的谬论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本质 | 第99页 |
·关于苏科版教材中物理学史资料的具体实施建议 | 第99-10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1页 |
·结论 | 第108-110页 |
·物理学史资料统计的结论 | 第108-109页 |
·初中物理学史教育现状调查的结论 | 第109-110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110页 |
·展望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14-115页 |
附录 | 第115-134页 |
附录1: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 | 第115-119页 |
附录2:初中物理学史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第119-125页 |
附录3:学生问卷每题各选项选择人数及所占比例 | 第125-127页 |
附录4:苏科版《物理》教材中物理学史资料的教学建议 | 第127-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