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的基本内容第16-17页
    1.5 研究方法第17页
    1.6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8页
        1.6.1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第17页
        1.6.2 本科应用型人才第17-18页
    1.7 理论基础第18-21页
        1.7.1 实用理论教育思想第18-19页
        1.7.2 教育生态理论第19-21页
第2章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与内涵解析第21-31页
    2.1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分析第21-24页
        2.1.1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第21-22页
        2.1.2 创新高校发展方式,优化技术人才结构第22-23页
        2.1.3 服务高端市场需求,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第23-24页
    2.2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定位分析第24-27页
        2.2.1 属性定位:培养具有应用能力的学术性工程型人才第24-25页
        2.2.2 专业设置定位:以专业知识服务经济建设第25-26页
        2.2.3 质量定位:培养素质、知识、技能和工程能力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第26-27页
        2.2.4 特征分析:高等性和应用性的根本特征第27页
    2.3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分析第27-31页
        2.3.1 高素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第27-28页
        2.3.2 知识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证第28-29页
        2.3.3 高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第29页
        2.3.4 工程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第29-31页
第3章 国外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型经验分析第31-44页
    3.1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第31-35页
        3.1.1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建设基本情况第31-32页
        3.1.2 强调应用性特征第32-33页
        3.1.3 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第33-34页
        3.1.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第34-35页
    3.2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第35-38页
        3.2.1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建设基本情况第35-36页
        3.2.2 保持与产业的密切联系第36-37页
        3.2.3 采用“三明治”的人才模式培养第37-38页
        3.2.4 多方共协管理办学第38页
    3.3 日本技术科学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第38-42页
        3.3.1 日本技术科学大学的建设基本情况第38-39页
        3.3.2 清晰明确的办学定位第39-40页
        3.3.3 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第40-41页
        3.3.4 密切的国际合作交流第41-42页
    3.4 国外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有特征分析第42-44页
        3.4.1 办学定位明确,院校特色明显第42-43页
        3.4.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第43页
        3.4.3 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国际化发展第43-44页
第4章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障碍第44-52页
    4.1 传统思想观念转变不顺畅第44-45页
        4.1.1 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观念第44-45页
        4.1.2 摇摆不定的人才培养理念第45页
    4.2 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缺乏合理性第45-46页
        4.2.1 盲目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第45-46页
        4.2.2 课程内容针对性和市场服务能力弱第46页
    4.3 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不彻底第46-48页
        4.3.1“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健全第47页
        4.3.2 实践教学认识不深刻第47-48页
    4.4 宏观管理体制不完善,社会资源参与不顺第48-49页
        4.4.1 宏观管理体制不完善第48-49页
        4.4.2 社会资源参与不顺第49页
    4.5 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和终身化发展滞后第49-52页
        4.5.1 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不足第50页
        4.5.2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足第50-51页
        4.5.3 高等教育终身化发展相对滞后第51-52页
第5章 有效实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的路径和保障第52-62页
    5.1 从政府和社会层面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第52-54页
        5.1.1 从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资金支持第52-53页
        5.1.2 从社会层面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形成正确社会价值观第53-54页
    5.2 坚持内涵建设促进内涵式发展第54-59页
        5.2.1 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第54-55页
        5.2.2 打造特色学科和品牌专业,突出应用型人才特色第55页
        5.2.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培养基础第55-56页
        5.2.4 鼓励更多社会资源参与,丰富院校资源体系第56-57页
        5.2.5 坚持“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57-58页
        5.2.6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院校健康发展第58-59页
    5.3 以信息化、国际化和终身化发展促进向更高层次发展第59-62页
        5.3.1 以信息化促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发展第59-60页
        5.3.2 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国际化促进培养国际水平的应用型人才第60页
        5.3.3 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终身发展促进面向未来第60-62页
第6章 结束语第62-65页
    6.1 研究结论第62-63页
    6.2 创新点和研究不足之处第63页
    6.3 研究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院校新进辅导员工作角色适应问题研究--以湖北省三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
下一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