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6页 |
1.2.1 城市交通区域信号控制方法分析 | 第12-14页 |
1.2.2 均衡网络信号配时理论分析 | 第14-15页 |
1.2.3 行程时间理论分析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基础理论 | 第21-29页 |
2.1 概述 | 第21页 |
2.2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参数 | 第21-23页 |
2.2.1 信号周期 | 第21-22页 |
2.2.2 绿信比 | 第22页 |
2.2.3 相位差 | 第22-23页 |
2.2.4 控制子区 | 第23页 |
2.3 相关交通流参数 | 第23-24页 |
2.3.1 交通流量 | 第23页 |
2.3.2 饱和流量 | 第23页 |
2.3.3 通行能力 | 第23-24页 |
2.3.4 交通流量比 | 第24页 |
2.4 城市交通性能评估指标 | 第24-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行程时间时空特性分析 | 第29-43页 |
3.1 概述 | 第29页 |
3.2 行程时间数据描述 | 第29-35页 |
3.2.1 路网区域选择 | 第29-30页 |
3.2.2 基站数据概况 | 第30-31页 |
3.2.3 单车行程时间 | 第31-33页 |
3.2.4 平均行程时间 | 第33-35页 |
3.3 行程时间时空分布特性 | 第35-41页 |
3.3.1 行程时间时间分布特性 | 第35-39页 |
3.3.2 行程时间空间分布特性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基于用户平衡的城市交通区域信号控制模型研究 | 第43-59页 |
4.1 概述 | 第43页 |
4.2 基于用户平衡的城市交通区域信号控制模型 | 第43-45页 |
4.2.1 前提假设 | 第43页 |
4.2.2 目标函数 | 第43-44页 |
4.2.3 约束条件 | 第44-45页 |
4.2.4 控制策略 | 第45页 |
4.2.5 优化模型 | 第45页 |
4.3 基于GA的模型求解方法 | 第45-50页 |
4.3.1 遗传算法概述 | 第46-47页 |
4.3.2 参数标定流程设计 | 第47-49页 |
4.3.3 配时参数优化流程设计 | 第49-50页 |
4.4 基于PARAMICS仿真的区域信号控制系统设计 | 第50-57页 |
4.4.1 逻辑框架设计 | 第50-52页 |
4.4.2 功能模块设计 | 第52-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仿真分析 | 第59-73页 |
5.1 概述 | 第59页 |
5.2 仿真基础环境构建 | 第59-66页 |
5.2.1 路网信息采集 | 第59-62页 |
5.2.2 仿真路网搭建 | 第62-64页 |
5.2.3 仿真路网参数标定 | 第64-66页 |
5.3 区域信号配时方案优化 | 第66-68页 |
5.3.1 优化过程 | 第66-67页 |
5.3.2 优化结果 | 第67-68页 |
5.4 优化前后仿真效果对比分析 | 第68-71页 |
5.4.1 高峰时段优化前后仿真效果对比分析 | 第68-69页 |
5.4.2 平峰时段优化前后仿真效果对比分析 | 第69-70页 |
5.4.3 高峰与平峰时段优化后仿真效果对比分析 | 第70-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101页 |
附1 PARAMICS二次开发程序代码 | 第81-95页 |
附1.1 OD标定DLL程序代码 | 第81-86页 |
附1.2 配时参数优化DLL程序代码 | 第86-95页 |
附2 遗传算法主程序代码 | 第95-101页 |
附2.1 OD参数标定算法主程序代码 | 第95-98页 |
附2.2 配时参数优化算法主程序代码 | 第98-101页 |
作者简介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