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4页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14-15页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5-16页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 | 第16-23页 |
2.1 企业年金的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企业年金的含义 | 第16页 |
2.1.2 企业年金的分类 | 第16-17页 |
2.1.3 企业年金会计的主体界定 | 第17-18页 |
2.2 企业年金会计的目标 | 第18-19页 |
2.3 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质量 | 第19-20页 |
2.4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概述 | 第20-23页 |
2.4.1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的主体及内容 | 第20-21页 |
2.4.2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 第21页 |
2.4.3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 第21-23页 |
第3章 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国内外比较 | 第23-43页 |
3.1 国外养老金计划会计信息的披露 | 第23-32页 |
3.1.1 国外养老金计划的确认和计量 | 第23-26页 |
3.1.2 美国企业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来自美国航空(AMR)的案例 | 第26-32页 |
3.2 国内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披露 | 第32-38页 |
3.2.1 国内企业年金的确认和计量 | 第32-34页 |
3.2.2 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34-38页 |
3.3 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3.4 企业年金对公司财务和企业价值的影响 | 第39-43页 |
第4章 基于浙江龙盛的案例研究 | 第43-56页 |
4.1 浙江龙盛简介 | 第43页 |
4.2 企业建立设定受益计划的原因 | 第43-45页 |
4.3 设定受益计划对公司的影响 | 第45-48页 |
4.3.1 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2 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精算假设的影响分析 | 第48-52页 |
4.4.1 估计精算假设 | 第49-51页 |
4.4.2 改变精算假设的影响 | 第51-52页 |
4.5 浙江龙盛设定受益计划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56页 |
4.5.1 浙江龙盛设定受益计划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 第52-54页 |
4.5.2 浙江龙盛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54-56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 第56-58页 |
5.1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年金会计准则 | 第56页 |
5.2 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披露平台 | 第56-57页 |
5.3 实施强制、动态的信息披露 | 第57页 |
5.4 建立有效的内外部监管机制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