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题目的提出和背景 | 第9-13页 |
1.1.1 题目的提出 | 第9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关于“物理实验微课”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关于“初中物理实验微课”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策略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概念定义 | 第19-21页 |
2.1.1 微课 | 第19页 |
2.1.2 物理实验 | 第19页 |
2.1.3 物理教学实验 | 第19-20页 |
2.1.4 物理实验微课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1-22页 |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3 互联网上现有物理实验微课的研究 | 第23-45页 |
3.1 现有物理实验微课的现状 | 第23-41页 |
3.1.1 互联网上现有微课网站内容及特点 | 第23-32页 |
3.1.2 互联网上现有微课拍摄手法统计 | 第32-38页 |
3.1.3 现有微课的类型 | 第38-41页 |
3.2 实验微课的设计原则及策略 | 第41-45页 |
3.2.1 实验微课的设计原则 | 第41-43页 |
3.2.2 实验微课的设计策略 | 第43-45页 |
4 初中物理实验微课设计案例 | 第45-58页 |
4.1 初中物理实验微课设计概述 | 第45-46页 |
4.1.1 演示实验 | 第45页 |
4.1.2 分组实验 | 第45-46页 |
4.1.3 探究实验 | 第46页 |
4.1.4 生活实验 | 第46页 |
4.2 初中物理实验微课设计案例 | 第46-58页 |
4.2.1 案例一(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 第46-49页 |
4.2.2 案例二(平面镜成像) | 第49-52页 |
4.2.3 案例三(托里拆利实验) | 第52-5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8-61页 |
5.1 在对互联网上现有的物理实验微课的分析中,得到物理实验微课制作的启示 | 第58页 |
5.2 物理实验微课应用前景的展望 | 第58-59页 |
5.3 本文的不足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