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优限速和信号优化的路网均衡配流效果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14-17页 |
1.3.1 限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信号优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现状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框架 | 第17-20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框架 | 第17-19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限速的设置缓解交通拥堵 | 第20-31页 |
2.1 交通拥堵的定义及根源 | 第20-23页 |
2.1.1 交通拥堵定义 | 第20页 |
2.1.2 交通拥堵成因 | 第20-22页 |
2.1.3 拥堵问题根源分析 | 第22-23页 |
2.2 限速在整个路网中的流量调节作用 | 第23-25页 |
2.3 安全性方面的体现 | 第25-30页 |
2.3.1 道路交通事故安全关系 | 第25-27页 |
2.3.2 出行者对于行车速度的选择 | 第27-28页 |
2.3.3 限速值的安全性体现 | 第28-30页 |
2.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交叉口信号配时控制 | 第31-38页 |
3.1 信号灯控制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31-34页 |
3.2 交叉口信号配时控制方法 | 第34-36页 |
3.3 交叉口信号控制评价指标 | 第36-37页 |
3.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考虑安全性的双层规划组合优化模型 | 第38-51页 |
4.1 交通网络特性分析 | 第38-42页 |
4.1.1 O-D需求 | 第38页 |
4.1.2 流量守恒条件 | 第38-39页 |
4.1.3 路段通行能力 | 第39-41页 |
4.1.4 路段费用函数 | 第41-42页 |
4.2 模型基础概述 | 第42-45页 |
4.2.1 多目标规划概述 | 第42页 |
4.2.2 双层规划模型概述 | 第42-43页 |
4.2.3 用户均衡网络配流模型概述 | 第43-45页 |
4.3 模型符号及定义 | 第45-48页 |
4.3.1 限速及路阻函数的定义 | 第45-46页 |
4.3.2 出行者的路径选择 | 第46-48页 |
4.4 下层容量限制均衡模型建立 | 第48页 |
4.5 上层双目标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4.6 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算法设计和算例分析 | 第51-71页 |
5.1 算法设计 | 第51-58页 |
5.1.1 下层算法设计 | 第51-57页 |
5.1.2 上层算法设计 | 第57-58页 |
5.2 算例分析 | 第58-69页 |
5.2.1 算例网络设定 | 第58-59页 |
5.2.2 参数设置 | 第59-61页 |
5.2.3 结果分析 | 第61-69页 |
5.3 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附录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