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10-13页 |
一、问题与假设 | 第11-12页 |
二、过程与方法 | 第12-13页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13页 |
第四节 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7页 |
一、国内的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二、国外的研究情况 | 第15页 |
三、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一章 蒙族地区农村小学美术统编教材实施的9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7页 |
第一节 实验校简介 | 第17-18页 |
一、达茂旗蒙古族学校 | 第17页 |
二、百灵庙第二小学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从学生的角度看当地美术统编教材的实施状况和存在问题 | 第18-23页 |
第三节 从学校美术教师的角度看当地美术统编教材的实施状况和存在问题 | 第23-25页 |
一、注意 | 第23-24页 |
二、贴切性 | 第24页 |
三、自信心 | 第24页 |
四、满足 | 第24-25页 |
第四节 从学校行政人员的角度看当地美术统编教材的实施状况和存在问题 | 第25-27页 |
一、行政人员认为美术教材的目标导向应明确 | 第25-26页 |
二、行政人员认为美术教材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绪 | 第26页 |
三、行政人员认为美术教材应关切当地学生的自我图式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基于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蒙族地区农村小学民间美术地方实验教材编写的探究 | 第27-46页 |
第一节 美术教材的价值取向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美术实验教材的编写框架 | 第28-30页 |
一、根据需要评估确定教材编写取向及目标 | 第29页 |
二、根据需要评估划定教材编写内容 | 第29页 |
三、根据当地教学实际情况探究教材编写组织 | 第29-30页 |
四、依据目标达成情况对所编教材制定评价标准 | 第30页 |
第三节 美术实验教材中《岩画》一课美术文化资源向美术课程资源的转化 | 第30-32页 |
第四节 美术实验教材课程组织模式的探究 | 第32-37页 |
一、课程要素 | 第32-33页 |
二、四个要项 | 第33-34页 |
三、单元课程 | 第34-37页 |
第五节 美术实验教材中《岩画》一课的文本呈现 | 第37-46页 |
第三章 蒙族地区农村小学民间美术地方实验教材与当地所用美术统编教材的适应性比较 | 第46-55页 |
第一节 两种教材适应性比较的教育实验设计方案 | 第46-48页 |
一、教育实验设计 | 第46-47页 |
二、测查量表的编制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分析 | 第49-50页 |
二、过程与方法达成情况的分析 | 第50-52页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情况的分析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实验研究报告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