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发酵工艺论文

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条件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1.1 纳豆芽孢杆菌及其用途第9-12页
        1.1.1 纳豆芽孢杆菌第9页
        1.1.2 纳豆芽孢杆菌用途第9-10页
        1.1.3 纳豆芽孢杆菌作为益生菌用于饲料添加剂第10-11页
        1.1.4 纳豆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第11页
        1.1.5 饲用纳豆芽孢杆菌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 固体发酵技术第12-14页
        1.2.1 固体发酵技术第12页
        1.2.2 固体发酵技术应用现状第12-14页
    1.3 动物微生态制剂研究及应用进展第14-15页
    1.4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5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纳豆芽孢杆菌固体发酵条件及其优化研究第16-2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1.1 材料第16-17页
            1.1.1 菌种第16页
            1.1.2 主要试剂第16页
            1.1.3 培养基第16-17页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7页
        1.2 方法第17-18页
            1.2.1 培养方法第17页
            1.2.2 单因素试验第17页
            1.2.3 发酵条件优化第17页
            1.2.4 测定方法第17-1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8-26页
        2.1 单因素试验第18-22页
            2.1.1 麦麸:沸石粉的比例对芽孢数的影响第18页
            2.1.2 葡萄糖添加量对芽孢数的影响第18-19页
            2.1.3 KH_2PO_4添加量对芽孢数的影响第19页
            2.1.4 MgSO_4.7H_2O添加量对芽孢数的影响第19-20页
            2.1.5 固液比对芽孢数的影响第20页
            2.1.6 初始pH值对芽孢数的影响第20-21页
            2.1.7 接种量对芽孢数的影响第21页
            2.1.8 装量对芽孢数的影响第21-22页
            2.1.9 发酵时间对芽孢数的影响第22页
        2.2 发酵条件优化第22-26页
            2.2.1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其结果第22-23页
            2.2.2 方差分析第23-24页
            2.2.3 响应面分析第24-26页
            2.2.4 模型验证第26页
    3 结论第26-27页
第三章 纳豆芽孢杆菌制剂干燥工艺的研究第27-3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7-29页
        3.1.1 材料第27-28页
        3.1.2 方法第28-2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9-31页
        3.2.1 干燥保护剂种类对菌体成活率的影响第29页
        3.2.2 海藻糖添加量对菌体成活率的影响第29-30页
        3.2.3 干燥温度对菌体成活率的影响第30页
        3.2.4 保护剂添加方式对菌体成活率的影响第30-31页
        3.2.5 发酵料贮藏时间对菌体成活率的影响第31页
    3.3 结论与讨论第31-33页
第四章 纳豆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在肉鸡中的应用研究第33-3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4.1.1 材料第33-34页
        4.1.2 方法第34-3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4.2.1 纳豆芽孢杆菌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第35页
        4.2.2 纳豆芽孢杆菌制剂对肉鸡日增重及料肉比的影响第35-36页
        4.2.3 纳豆芽孢杆菌制剂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7-38页
总结与展望第38-40页
    1 结论第38-39页
    2 展望第39页
    3 创新点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7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酒糟固态发酵菌种筛选、发酵条件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播期对长沙地区超级稻产量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