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音演唱艺术探析--以巴托莉和杨光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女中音演唱艺术综述 | 第13-18页 |
·女中音声部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女中音的基本特征 | 第14-15页 |
·女中音声种分类 | 第15-16页 |
·女中音声部的艺术价值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巴托莉与杨光对女中音的诠释 | 第18-39页 |
·巴托莉的演唱艺术分析 | 第18-26页 |
·气息运用之精妙 | 第19-21页 |
·声区转换之自然 | 第21-22页 |
·花腔华彩之绚丽 | 第22-25页 |
·神韵气势之忘我 | 第25页 |
·巴托莉演唱风格综述——“畅” | 第25-26页 |
·杨光的演唱艺术分析 | 第26-31页 |
·“高腔轻过”与“低腔重煞” | 第26-28页 |
·“字正腔圆”与“连贯统一” | 第28-29页 |
·“抑扬顿挫”与“轻重徐急” | 第29-30页 |
·杨光演唱风格综述——“和” | 第30-31页 |
·巴托莉与杨光的演唱对比分析 | 第31-39页 |
·作品《不再独坐炉边悲伤》分析 | 第31-33页 |
·演唱速度 | 第33-34页 |
·力度对比和起音方式 | 第34-35页 |
·华彩处理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女中音演唱艺术的思考 | 第39-44页 |
·对女中音巴托莉与杨光演唱艺术的思考 | 第39-40页 |
·以既有的成果为基础,寻求新的进步和发展 | 第40-41页 |
·从差异中寻求进步,不断追求歌唱技艺上的进步 | 第41-43页 |
·综合提升,改善个体的艺术表现力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