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自我管理是中职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 第12-13页 |
2.自我管理是中职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 第13页 |
3.提高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3页 |
4.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潜能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 第13-14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自我管理 | 第14页 |
2.中职生自我管理 | 第14-16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2.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20页 |
1.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研究假设 | 第17页 |
3.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4.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5.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6.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职生自我管理状况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的调查与分析 | 第20-43页 |
(一)学生自评的调查与分析 | 第20-35页 |
1.学生自评的描述统计 | 第20-21页 |
2.不同人口学变量中职生自评结果的差异分析 | 第21-25页 |
(1)不同性别的中职生自评结果的差异分析 | 第21-22页 |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中职生自评结果的差异分析 | 第22-23页 |
(3)担任与未担任过班干部的中职生自评结果的差异分析 | 第23页 |
(4)不同家庭来源地的中职生自评结果的差异分析 | 第23-24页 |
(5)不同年级的中职生自评结果的差异分析 | 第24-25页 |
3.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中职生自评结果的差异分析 | 第25-28页 |
4.成绩排名不同的中职生自评结果的差异分析 | 第28-35页 |
(二)教师评价(他评)的调查与分析 | 第35-40页 |
1.教师对中职生自我管理的概述性评价 | 第36-39页 |
(1)概述性评价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 第36-37页 |
(2)教师对中职生认知自我管理方面的评价结果 | 第37-38页 |
(3)教师对中职生自我规划方面的评价结果 | 第38页 |
(4)教师对中职生自我调节方面的评价结果 | 第38-39页 |
(5)教师对中职生自我激励方面的评价结果 | 第39页 |
2.教师评价(他评)两项评价结果的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三)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他评)的对比分析 | 第40-43页 |
第三章 中职生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3-47页 |
(一)中职生自我认知能力不够 | 第43-44页 |
(二)中职生人生目标缺乏 | 第44-45页 |
(三)中职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低下 | 第45页 |
(四)中职生自我激励能力不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提升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建议和策略 | 第47-51页 |
(一)激发中职生自我管理的内在需求,培养其自我管理理念 | 第47页 |
(二)实施民主管理,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 第47-48页 |
(三)健全社团组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 第48-49页 |
(四)加强家校沟通,共同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 第49页 |
(五)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机制 | 第49-50页 |
(六)落实管理措施,促进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A | 第53-54页 |
附录B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