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斯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6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四、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 一、有关“任务”构成及其种类方面研究 | 第16-17页 |
| 二、有关任务型教学设计层面研究 | 第17页 |
| 三、有关任务型教学实施层面研究 | 第17-18页 |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 一、有关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19页 |
| 二、有关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 | 第19-21页 |
| 第三节 研究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本土化” | 第21页 |
| 二、任务型教学研究向大学推进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理论依据 | 第23-27页 |
| 第一节 输入假说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互动假说 | 第24-25页 |
| 第三节 输出假说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威利斯任务型教学模式 | 第27-36页 |
| 第一节 威利斯任务型教学 | 第27-28页 |
| 一、威利斯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27-28页 |
| 二、威利斯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优势 | 第28页 |
| 第二节 威利斯任务型教学的操作模式 | 第28-32页 |
| 一、前任务(pre-task) | 第29-30页 |
| 二、任务环(the task cycle) | 第30-31页 |
| 三、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 第31-32页 |
| 第三节 威利斯教学模式的评价 | 第32-35页 |
| 一、威利斯任务型教学的特征 | 第32-33页 |
| 二、威利斯任务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威利斯任务型教学的实验研究 | 第36-48页 |
| 第一节 实验介绍 | 第36-37页 |
| 一、实验目的 | 第36页 |
| 二、实验假设 | 第36页 |
| 三、实验对象 | 第36-37页 |
| 四、实验时间 | 第37页 |
| 第二节 实验工具 | 第37-39页 |
| 一、SPSS 统计学软件 | 第37-38页 |
| 二、调查问卷 | 第38页 |
| 三、课堂观察 | 第38-39页 |
| 四、访谈 | 第39页 |
| 第三节 实验过程 | 第39-42页 |
| 一、实验前测 | 第40页 |
| 二、实验实施 | 第40-42页 |
| 三、实验后测 | 第42页 |
| 第四节 教学案例样课展示 | 第42-47页 |
| 一、教学内容 | 第42页 |
| 二、教学目标 | 第42-43页 |
| 三、教学过程 | 第43-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62页 |
| 第一节 实验前测数据分析 | 第48-51页 |
|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第48-50页 |
| 二、阅读测试数据分析 | 第50-51页 |
| 第二节 实验后测数据分析 | 第51-58页 |
|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第52-53页 |
| 二、阅读测试数据分析 | 第53-56页 |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 第三节 实验结论与反思 | 第58-60页 |
| 一、实验结论 | 第59页 |
| 二、实验局限性 | 第59-60页 |
| 三、实验启示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结语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附录 | 第67-87页 |
| 附录一:威利斯阅读教学模式调查问卷 | 第67-69页 |
| 附录二:前测访谈提纲 | 第69-70页 |
| 附录三:后测访谈提纲 | 第70-71页 |
| 附录四:实验前测阅读试题 | 第71-78页 |
| 附录五:实验后测阅读试题 | 第78-85页 |
| 附录六:阅读成绩数据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