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终身学习能力构建及培养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次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充实我国成人终身学习能力学术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有助于构建科学的成人终身学习体系 | 第9页 |
| ·有利于创建学习化社会的实践意义 | 第9页 |
| ·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 | 第9-10页 |
| ·研究对象 | 第9页 |
| ·研究核心概念 | 第9-10页 |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7页 |
| ·国外终身学习能力的研究 | 第11-13页 |
| ·国内终身学习能力的研究 | 第13-15页 |
| ·综合评述 | 第15-17页 |
| 2 终身学习的概述 | 第17-24页 |
| ·终身学习理念历史溯源 | 第17页 |
| ·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和发展 | 第17-20页 |
| ·终身学习理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8-19页 |
| ·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化 | 第19页 |
| ·国际组织推动了终身学习理念最终形成 | 第19-20页 |
| ·终身学习的概念和内涵 | 第20-24页 |
| ·终身学习概念 | 第20-22页 |
| ·终身学习内涵 | 第22-24页 |
| 3 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 第24-38页 |
| ·能力的概念、内涵 | 第24-26页 |
| ·能力的概念 | 第24-26页 |
| ·能力的内涵 | 第26页 |
| ·终身学习能力的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 ·终身学习能力的概念 | 第26-27页 |
| ·终身学习能力的内涵 | 第27-28页 |
| ·终身学习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 ·国内外成人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 第30-36页 |
| ·欧盟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 第30页 |
| ·美国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 第30-31页 |
| ·英国关键能力研究 | 第31页 |
| ·加拿大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 第31-32页 |
| ·澳大利亚关键能力研究 | 第32页 |
| ·德国关键能力研究 | 第32-33页 |
| ·新西兰关键能力研究 | 第33-34页 |
| ·台湾地区终身学习能力 | 第34-35页 |
| ·我国大陆地区终身学习能力 | 第35-36页 |
| ·国内外成人终身学习能力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 4 成人终身学习能力构建 | 第38-43页 |
| ·成人终身学习能力问卷调查设计 | 第38-39页 |
| ·研究目的 | 第38页 |
|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 ·成人终身学习能力问卷分析及构建 | 第39-43页 |
| ·成人的终身学习能力组成项分析 | 第39-41页 |
| ·成人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分析 | 第41-43页 |
| 5 成人终身学习能力培养 | 第43-51页 |
| ·国家宏观层面 | 第43-44页 |
| ·国家建立终身学习法案,提供保障资金 | 第43页 |
| ·国家建立非正规教育学分和认证制度 | 第43-44页 |
| ·政府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教育机构 | 第44页 |
| ·正规教育 | 第44-46页 |
| ·成人高校转变人才培养目标 | 第45页 |
| ·成人高校转变课程设计与教育评价体系 | 第45页 |
| ·成人高校建立终身学习的教师队伍 | 第45-46页 |
| ·成人高校教师传授促进终身学习的策略和技巧 | 第46页 |
| ·非正规教育 | 第46-48页 |
| ·单位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提供继续教育机会 | 第47页 |
| ·各种教育机构开设非正规教育课程 | 第47页 |
|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 | 第47-48页 |
| ·非正式教育 | 第48-51页 |
| ·社区教育 | 第48页 |
| ·工作场所学习 | 第48-49页 |
| ·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附录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研究生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