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酶法制备玉米多肽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玉米肽 | 第10-12页 |
·玉米肽的制备 | 第11页 |
·玉米肽的功能 | 第11-12页 |
·活性肽的制备 | 第12-14页 |
·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肽的抗氧化性 | 第14页 |
·抗氧化肽的抗氧化作用机理 | 第14页 |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14页 |
·肽的 ACE 抑制作用 | 第14-15页 |
·ACE 抑制肽的作用机制 | 第15页 |
·ACE 抑制肽活性的评价 | 第15页 |
·肽的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 第16页 |
·反相液相色谱在多肽及蛋白质分离和分析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酶的制备分离及分子量确定 | 第18-28页 |
·前言 | 第18页 |
·材料 | 第18-20页 |
·原材料 | 第18页 |
·菌种与培养基 | 第18-1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9页 |
·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方法 | 第20-23页 |
·酶样的制备 | 第20页 |
·酶活的测定 | 第20-21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粗酶的制备 | 第21-22页 |
·DEAE-52 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蛋白酶 | 第22页 |
·蛋白酶分子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7页 |
·酪氨酸标准曲线绘制 | 第23页 |
·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曲线 | 第23-24页 |
·DEAE-52 柱分离纯化结果 | 第24页 |
·酶制备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24-26页 |
·酶液的浓缩 | 第26页 |
·酶分子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粗酶的制备和分离纯化 | 第27页 |
·蛋白酶分子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玉米醇溶蛋白水解物生物活性的研究 | 第28-44页 |
·前言 | 第28页 |
·材料 | 第28-30页 |
·原材料 | 第28页 |
·菌种 | 第28-2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9-30页 |
·仪器设备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蛋白的水解 | 第30页 |
·水解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水解物抗氧化活性的水解条件优化 | 第31-32页 |
·水解物的分离 | 第32页 |
·抗氧化性的测定-邻苯三酚(PR)自氧化法 | 第32页 |
·肽 ACE 抑制作用的测定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水解条件对水解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33-37页 |
·正交实验 | 第37-39页 |
·水解物的分离 | 第39-40页 |
·分离组分抗氧化性的测定 | 第40-41页 |
·ACE 抑制率测定结果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抗氧化性最好时的水解条件的优化 | 第42页 |
·抗氧化性测定 | 第42-43页 |
·肽ACE抑制作用测定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玉米肽的色谱分析 | 第44-54页 |
·前言 | 第4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4-45页 |
·仪器 | 第44-45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水解物分离组分纯度的测定 | 第45页 |
·玉米肽的分析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水解液和组分纯度的检测 | 第46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46-47页 |
·色谱条件的线性关系考察 | 第47-49页 |
·色谱条件的精密度实验 | 第49-50页 |
·蛋白水解物及其组分液相检测结果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6页 |
·酶的分离及分子量的确定 | 第54页 |
·玉米醇溶蛋白水解物生物活性的研究 | 第54-55页 |
·玉米肽的色谱分析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