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0-14页 |
·股利政策的概念 | 第10-13页 |
·行为金融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第14-15页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股利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股利无关理论 | 第15-16页 |
·“一鸟在手”理论 | 第16页 |
·税收差别理论 | 第16-17页 |
·追随者效应理论 | 第17页 |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7-18页 |
·股利代理理论 | 第18页 |
·股利迎合理论 | 第18-19页 |
·生命周期理论 | 第19页 |
·行为金融视角的股利理论 | 第19-22页 |
·早期行为学派的股利理论综述 | 第19-20页 |
·迎合理论 行为学派的股利研究新进展 | 第20-22页 |
·对行为金融视角的股利理论的评价 | 第22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2-27页 |
·关于股利迎合理论的研究 | 第22-24页 |
·关于股利的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 | 第24-27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第27-34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 | 第27-31页 |
·股利支付率偏低 | 第27-28页 |
·不分配现象突出 | 第28-29页 |
·股利分配方式多样化,以派现为主 | 第29-30页 |
·股利分配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 第30-31页 |
·异常派现行为逐渐减少,公司股利政策逐渐规范 | 第31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的成因 | 第31-34页 |
·股权结构不合理 | 第31-32页 |
·上市公司质量存在问题,盈利能力不强 | 第32页 |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 | 第32页 |
·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32页 |
·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存在问题 | 第32-34页 |
4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 | 第34-50页 |
·理论分析 | 第34-36页 |
·公司的盈利能力 | 第34页 |
·公司的投资机会 | 第34页 |
·股本规模 | 第34页 |
·公司的债务约束 | 第34-35页 |
·公司的营运能力 | 第35页 |
·股本结构 | 第35页 |
·股权集中度 | 第35页 |
·股利政策的连续性 | 第35页 |
·派现能力 | 第35-36页 |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第36-37页 |
·研究设计 | 第37-40页 |
·实证指标选取 | 第37-39页 |
·实证方法选择 | 第39-40页 |
·实证检验结果 | 第40-50页 |
·上市公司股利支付倾向与投资者的现金股利需求之间的关系 | 第40-46页 |
·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意愿与股利溢价的关系 | 第46-50页 |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0页 |
·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上市公司应该努力提高盈利水平 | 第50-51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1页 |
·制定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 | 第51页 |
·培育机构投资者,树立中小投资者正确的投资意识 | 第51页 |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扼制不分配行为 | 第51-52页 |
·更多的分派现金股利 | 第52页 |
·政府及监管部门应创造多层次的融资环境,鼓励金融创新产品的开发 | 第52页 |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