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材料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大直径InP单晶制备及其半绝缘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晶体概述第10-15页
 §1-2 InP 的基本性质第15-18页
 §1-3 InP 基半导体合金材料第18-20页
 §1-4 课题来源和选题意义第20-21页
  1-4-1 课题来源第20页
  1-4-2 选题意义第20-21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InP 合成技术第22-53页
 §2-1 合成 InP 多晶方法第22-27页
  2-1-1 水平布里奇曼法(HB)/水平梯度凝固法(HGF)合成第23-25页
  2-1-2 溶质扩散法(SSD)合成第25-26页
  2-1-3 直接合成法第26-27页
 §2-2 磷注入合成 InP 多晶第27-38页
  2-2-1 磷注入合成 InP 原理第27-32页
  2-2-2 磷注入合成方法第32-38页
 §2-3 大容量、快速磷注入合成 InP 材料第38-43页
  2-3-1 原材料第38-40页
  2-3-2 实验第40-43页
 §2-4 影响磷注入合成速度和质量的工艺因素第43-51页
  2-4-1 热场第43-44页
  2-4-2 合成速度及温度的控制第44-47页
  2-4-3 炉内压力的影响第47页
  2-4-4 熔体化学计量比的控制第47-48页
  2-4-5 合成的结果及分析第48-51页
 §2-5 结论第51-53页
第三章 InP 单晶生长第53-86页
 §3-1 引言第53页
 §3-2 InP 单晶生长技术第53-63页
  3-2-1 液封直拉(LEC)技术第53-56页
  3-2-2 改进的LEC 法第56-57页
  3-2-3 蒸气控制直拉(VCz)技术第57-58页
  3-2-4 垂直梯度凝固(VGF)和垂直布里奇曼(VB)技术第58-59页
  3-2-5 水平布里奇曼(HB)技术和水平梯度凝固(HGF)第59-61页
  3-2-6 其他生长 InP 单晶技术第61-63页
 §3-3 InP 大直径、长单晶生长研究第63-84页
  3-3-1 研究内容第63-65页
  3-3-2 实验条件和设计第65-71页
  3-3-3 减少InP 单晶生长中孪晶的产生第71-79页
  3-3-4 降低InP 单晶中的位错密度第79-84页
 §3-4 结论第84-86页
第四章 熔体配比条件与 InP 材料的缺陷特性第86-104页
 §4-1 引言第86-87页
 §4-2 实验第87-8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8-104页
  4-3-1 室温和变温Hall 测试分析第88-94页
  4-3-2 光致发光谱(PL)测试分析第94-97页
  4-3-3 付立叶变换红外吸收谱(FT-IR)测试分析第97-99页
  4-3-4 缺陷的形成与熔体化学计量比的关系第99-100页
  4-3-5 熔体的化学计量比与晶体原生缺陷形成能的关系第100-102页
  4-3-6 熔体化学计量比与VInH4 的浓度关系第102页
  4-3-7 铟空位与氢复合体VInH4 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第102-104页
第五章 半绝缘 InP 晶片的制备第104-121页
 §5-1 InP 晶格中的点缺陷第104-107页
 §5-2 点缺陷对半绝缘InP 材料性质的影响第107-110页
 §5-3 InP 单晶片的电阻率第110-112页
 §5-4 掺Fe 制备半绝缘InP 材料第112-113页
 §5-5 高温退火非掺InP 晶片制备半绝缘材料第113-115页
 §5-6 材料中的深能级缺陷第115-120页
 §5-7 结论第120-121页
第六章 结论第121-123页
 §6-1 结论第121-122页
 §6-2 下一步展望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全方位视觉的移动机器人动态目标识别与导航研究
下一篇:HVPE法制备GaN体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