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色学校的创建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导论 | 第12-20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难点 | 第17-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五、研究创新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特色学校的内涵及个案分析 | 第20-32页 |
一、特色学校的内涵与由来 | 第20-25页 |
(一) 特色学校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 几个易混概念辨析 | 第21-23页 |
(三) 特色学校的由来与发展 | 第23-25页 |
二、特色学校建设个案分析 | 第25-32页 |
(一) 杭州市刀茅巷小学——特色发展走出困境 | 第25-27页 |
(二) 天津南开中学——学校精神传承百年 | 第27-28页 |
(三) 杜郎口中学——以特色课堂引领特色学校建设 | 第28-29页 |
(四) 启示 | 第29-32页 |
第二章 特色学校构建的基本要素 | 第32-41页 |
一、主体层——人力资源 | 第32-35页 |
(一) 校长 | 第32-33页 |
(二) 教师 | 第33-34页 |
(三) 学生 | 第34-35页 |
二、核心层——人才培养 | 第35-38页 |
(一) 人才培养目标 | 第35-36页 |
(二) 校本课程体系 | 第36-37页 |
(三) 人才评价 | 第37-38页 |
三、保障层——文化环境 | 第38-41页 |
(一) 物质文化环境 | 第39页 |
(二) 制度文化环境 | 第39-40页 |
(三) 精神文化环境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特色学校建设的条件与评价机制 | 第41-51页 |
一、特色学校建设的条件 | 第41-45页 |
(一) 宏观条件 | 第41-42页 |
(二) 中观条件 | 第42-43页 |
(三) 微观条件 | 第43-45页 |
二、特色学校建设的评价机制 | 第45-51页 |
(一) 评价主体 | 第46-47页 |
(二) 评价内容 | 第47页 |
(三) 评价标准 | 第47-49页 |
(四) 评价执行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特色学校建设途径与方法探讨 | 第51-62页 |
一、进行学校文化诊断 | 第51-53页 |
二、确立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 第53-56页 |
(一) 确立办学理念 | 第53-54页 |
(二) 确定办学定位 | 第54-56页 |
三、特色学校文化培育 | 第56-60页 |
(一) 增强校长领导力 | 第56-57页 |
(二) 打造优良管理团队 | 第57-58页 |
(三) 培育专业教师 | 第58-59页 |
(四) 塑造特色学生 | 第59-60页 |
四、特色学校文化的发展 | 第60-62页 |
(一) 加强教育教学策划 | 第60页 |
(二) 提升学校文化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