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鸣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绪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罗宾·吉尔班克翻译任务介绍 | 第12-15页 |
| 1.1 翻译任务确立 | 第12-13页 |
| 1.2 罗宾·吉尔班克作品简介 | 第13-14页 |
| 1.2.1 作者简介 | 第13页 |
| 1.2.2 作品概述 | 第13-14页 |
| 1.3 翻译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罗宾·吉尔班克散文翻译过程 | 第15-20页 |
| 2.1 译前准备 | 第15-17页 |
| 2.1.0 翻译工具的准备 | 第15页 |
| 2.1.1 散文文本的语言特征分析 | 第15-16页 |
| 2.1.2 罗宾·吉尔班克作品特征分析 | 第16-17页 |
| 2.2 罗宾·吉尔班克散文翻译实践过程 | 第17-18页 |
| 2.2.1 初稿完成 | 第17页 |
| 2.2.2 初稿校对、二校以及定稿 | 第17-18页 |
| 2.3 罗宾·吉尔班克散文翻译效果评估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罗宾·吉尔班克散文翻译行为研究 | 第20-22页 |
| 3.1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介绍 | 第20页 |
| 3.2 功能对等理论在罗宾·吉尔班克散文翻译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 第四章 罗宾·吉尔班克散文翻译个案分析 | 第22-33页 |
| 4.1 增减译法在罗宾·吉尔班克散文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 4.1.1 增译法 | 第22-23页 |
| 4.1.2 减译法 | 第23-25页 |
| 4.2 注释法在罗宾·吉尔班克散文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 4.2.1 直译加注 | 第25-26页 |
| 4.2.2 文内注释 | 第26-27页 |
| 4.3 异化与归化在罗宾·吉尔班克散文中的应用 | 第27-33页 |
| 4.3.1 异化法 | 第27-29页 |
| 4.3.2 归化法 | 第29-33页 |
| 结语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36-37页 |
| 附录1 译文 | 第37-49页 |
| 附录2 原文 | 第49-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