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论“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复仇”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绪论第16-39页
 第一节 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红色经典”第16-29页
  一 文学界对“红色经典”的一 些理解第16-21页
  二 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红色经典”第21-29页
 第二节 “红色经典”中“复仇”书写的研究综述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29-39页
  一 关于“红色经典”的“复仇”书写的研究综述第29-37页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37-39页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的合谋:“红色经典”中“复仇”书写发生考第39-62页
 第一节 传统“复仇文化”孕育下的“复仇主题”第39-47页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待复仇的态度第39-44页
  二 文学史中“复仇主题”的表现第44-47页
 第二节 现代“阶级伦理”支持下的“复仇”书写第47-62页
  一 外来理论与本土文化的碰撞第47-53页
  二 理论倡导与文本实践的不断成熟第53-62页
第二章 阶级伦理外衣下的道德伦理——革命/复仇对象的界定第62-92页
 第一节 “为富不仁”到“为富必不仁”第62-78页
  一 贪婪:永不满足的物欲第62-67页
  二 邪恶:罔顾礼法的淫欲第67-70页
  三 冷漠:勾心斗角的亲情第70-73页
  四 小结第73-78页
 第二节 “投告无门”到“投告准无门”第78-92页
  一 忍让:变本加厉是唯一 的回报第78-81页
  二 诉讼:家破人亡是必然的结局第81-84页
  三 根源:阶级对立是内在本质第84-87页
  四 小结第87-92页
第三章 集体复仇名义下的个人复仇——革命/复仇动机的升华第92-121页
 第一节 本质:复仇动机传统世俗化还原第92-106页
  一 “内在需要、外在刺激”——复仇动机的形成第92-95页
  二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血亲复仇”的书写第95-98页
  三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侠义复仇”的传承第98-101页
  四 小结第101-106页
 第二节 提纯:复仇动机革命崇高化魅惑第106-121页
  一 “共产主义真,党是领路人”——动机转化的关键第106-110页
  二 “阶级的情义重于泰山”——为同志的情谊第110-113页
  三 “向前进,向前进”——为民族的进步第113-116页
  四 小结第116-121页
第四章 武装革命旗帜下的血腥暴力——革命/复仇手段的演绎第121-147页
 第一节 魅惑:有色眼镜下的暴力场面书写第122-134页
  一 血腥的“暴力”——有产阶级的血账第122-125页
  二 壮观的“革命”——无产阶级的血还第125-128页
  三 精神的“斗争”——无产阶级的“翻身”第128-131页
  四 小结第131-134页
 第二节 寓言:红色语言中的暴力心理分析第134-147页
  一 残忍的“酷虐”:——有产阶级的暴力心理第135-138页
  二 热烈的“狂欢”:——无产阶级的革命心理第138-140页
  三 崇高的“召唤”:——无产阶级的牺牲心理第140-142页
  四 小结第142-147页
结语第147-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64页
后记第164-1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66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第166-16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象数易学与《西游记》创作之研究
下一篇: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