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父母的教育期望、青少年家庭义务感与教育领域的未来取向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1-25页
 1 青少年的未来取向第12-17页
   ·未来取向的概念界定和研究框架第12-13页
   ·青少年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基本特点第13-17页
     ·城乡差异第14-15页
     ·年龄差异第15-16页
     ·性别差异第16-17页
 2 父母教育期望与青少年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关系第17-19页
   ·有关父母教育期望的研究第17-18页
   ·父母教育期望与青少年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关系第18-19页
 3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和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关系第19-23页
   ·家庭义务感的概念界定第19页
   ·有关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研究第19-21页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与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关系第21-23页
 4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第23-25页
   ·研究目的第23页
   ·研究假设第23-25页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第25-29页
 1 被试第25页
 2 研究工具第25-28页
   ·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第25-27页
   ·父母的教育期望第27页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问卷第27-28页
 3 施测程序第28页
   ·主试培训第28页
   ·问卷施测第28页
 4 数据管理第28-29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第29-40页
 1 青少年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基本特点第29-31页
   ·青少年的教育目标和担忧第29-30页
   ·青少年对未来教育的规划第30-31页
   ·青少年对未来教育的评价第31页
 2 父母教育期望及其与青少年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关系第31-35页
   ·父母教育期望的频次分布及与未来取向各变量间的相关第31-32页
   ·父母教育期望与青少年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关系第32-35页
     ·父母教育期望与青少年教育领域动机过程的关系第32-33页
     ·父母教育期望与青少年教育领域规划过程的关系第33-34页
     ·父母教育期望与青少年教育领域评价过程的关系第34-35页
 3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对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预测作用和对父母教育期望与青少年教育领域未来取向关系的调节作用第35-40页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描述统计结果及其与父母教育期望和教育领域未来取向各变量间的相关第35-36页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预测作用和调节作用第36-40页
     ·家庭义务感对青少年教育动机的预测和对父母教育期望与教育动机间关系的调节第36页
     ·家庭义务感对青少年教育规划的预测和对父母教育期望与教育规划间关系的调节第36-38页
     ·家庭义务感对青少年教育评价的预测和对父母教育期望与教育评价间关系的调节第38-40页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第40-48页
 1 青少年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基本特点第40-42页
   ·青少年的教育目标和担忧第40-41页
   ·青少年对未来教育的规划第41页
   ·青少年对未来教育的评价第41-42页
 2 父母教育期望及其与青少年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关系第42-44页
   ·父母教育期望的基本特点第42-43页
   ·父母教育期望与青少年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关系第43-44页
     ·父母教育期望与青少年教育领域动机过程的关系第43页
     ·父母教育期望与青少年教育领域规划过程的关系第43页
     ·父母教育期望与青少年教育领域评价过程的关系第43-44页
 3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及其对教育领域未来取向的预测作用和对父母教育期望与青少年教育领域未来取向关系的调节作用第44-46页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基本特点第44页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预测作用和调节作用第44-46页
     ·家庭义务感对青少年教育动机的预测和对父母教育期望与教育动机间关系的调节第44-45页
     ·家庭义务感对青少年教育规划的预测和对父母教育期望与教育规划间关系的调节第45页
     ·家庭义务感对青少年教育评价的预测和对父母教育期望与教育评价间关系的调节第45-46页
 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第46页
 5 本研究对教育的启示第46-48页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9页
附录 研究工具(部分)第59-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2-63页
后记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磁力驱动反应釜控制器设计
下一篇:一类非线性离散奇异切换系统的稳定与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