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原理论文--船舶结构力学论文--船舶结构强度论文

基于IACS共同规范的散货船极限强度及敏感性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极限强度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研究状况第10-13页
     ·直接计算法第11页
     ·逐步破坏分析法第11-12页
     ·数值计算方法第12-13页
     ·国内进展情况第13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3-17页
     ·总纵极限强度逐次递增破坏分析法第13-15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加筋板和硬角单元的极限强度分析第17-28页
   ·引言第17-18页
   ·加筋板的失效模式第18-27页
     ·弹塑性崩溃破坏第19-20页
     ·梁柱屈曲第20-22页
     ·扭转屈曲第22-24页
     ·筋腹板的局部屈曲第24-26页
     ·板材屈曲第26-27页
   ·截面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第27-28页
第3章 极限强度分析与计算程序的开发第28-44页
   ·引言第28-29页
   ·船体结构的极限状态第29页
   ·逐步破坏分析法第29-33页
     ·分段模型的建立第29-31页
     ·分段基本假定第31页
     ·计算流程第31-33页
   ·一步法第33-35页
     ·假定第34-35页
     ·计算流程第35页
   ·规范关于极限强度的衡准第35-38页
     ·应用第37-38页
     ·假定第38页
   ·始屈弯矩和塑性弯矩第38-41页
     ·对称结构的理想弹塑性材料的弯曲特性第38-40页
     ·一般情况下弹塑性材料的弯曲特性第40-41页
   ·计算程序的说明第41-43页
     ·程序设计特点第41页
     ·程序功能第41-42页
     ·程序内容第42页
     ·程序结构第42页
     ·程序框图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数值计算与分析第44-62页
   ·引言第44页
   ·钢箱梁结构模型的计算第44-51页
     ·Reckling No.23箱型梁模型第44-47页
     ·Dowling No.2箱形梁模型第47-49页
     ·Nishihara箱形梁模型第49-51页
   ·实船模型极限强度计算第51-60页
     ·某散货船(bulk carrier)实船分析第51-54页
     ·某单壳超大型油船(single hull VLCC)实船分析第54-56页
     ·某双壳超大型油船(double hull VLCC)实船分析第56-59页
     ·某集装箱船(container ship)实船分析第59-60页
   ·两种方法的比较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参数分析与敏感度探讨第62-70页
   ·引言第62页
   ·RECKLING及DOWLING模型参数分析第62-65页
     ·参数一(屈服应力)的影响第62-63页
     ·参数二(杨氏模量)的影响第63-64页
     ·参数三(板厚)的影响第64-65页
   ·实船参数分析第65-67页
     ·参数一(屈服应力)的影响第65-66页
     ·参数二(杨氏模量)的影响第66-67页
     ·参数三(板厚)的影响第67页
   ·敏感度讨论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本文的总论第70页
   ·本文的进一步工作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第76-77页
附录 截面特性计算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信息技术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