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系词呈现的跨语言及心理现实性分析

目录第1-4页
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0 绪言第6-11页
   ·题目缘起第6页
   ·研究综述第6-9页
     ·汉语学界对“是”的研究第6页
     ·国外学者对系词的研究第6-9页
       ·系词(Be)的界定第6-7页
       ·系词(Be)句法语义特点第7-9页
   ·前人存在的问题第9页
   ·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第9-11页
1 系词呈现的跨语言分析第11-23页
   ·系词句的类型第11-12页
   ·语言中系词的呈现情况:三种类型第12-19页
     ·零系词语言第12-15页
     ·可选性语言第15-18页
       ·刚性可选性语言第15-16页
       ·柔性可选性语言第16-18页
       ·小结第18页
     ·必选性语言第18-19页
   ·自然手语和非自然手语中的系词第19-21页
   ·小结第21-23页
2 系词的语言习得分析第23-31页
   ·引言第23页
   ·系词的一语习得分析第23-26页
     ·系词的习得:现象vs.原则参数理论第23-25页
       ·习得顺序与普遍语法理论第23-24页
       ·系词的呈现与原则参数理论第24-25页
     ·解释:句法约束vs.语义蕴含第25-26页
       ·谓语的句法约束第25页
       ·谓语的语义蕴含第25-26页
     ·小结第26页
   ·系词的二语习得分析第26-30页
     ·理论背景:UG与二语习得第26页
     ·研究概述第26-27页
     ·一语为汉语习得者be习得情况第27-28页
     ·Be习得过程中偏误的解释第28-30页
       ·L1迁移vs.语言共性第28-29页
       ·系词与系词句的语言标记度第29-30页
     ·小结第30页
   ·小结第30-31页
3 系词的语言变异分析第31-36页
   ·前言第31页
   ·理论背景:语言变异和语言共性第31-32页
   ·系词在变异语言中的使用情况第32-35页
     ·研究概况第32-33页
     ·AAVE中系词呈现情况第33-34页
       ·系词呈现现象第33页
       ·系词呈现制约因素第33-34页
     ·解释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4 系词及系词句的共性解释和汉语系词“是”语法化动因第36-48页
   ·系词及系词句的共性第36页
   ·共性解释:哲学视角第36-37页
   ·共性解释:语言学视角第37-44页
     ·影响参数第38-44页
       ·句法参数第38-41页
       ·语义语用参数第41-44页
   ·语言共性下汉语系词“是”语法化动因的再审视第44-47页
     ·“是”语法化为系词和焦点标记第44-45页
     ·“是”语法化为话题标记第45-47页
       ·语法化为一般的话题标记第45-46页
       ·语法化为表示条件的话题标记第46-47页
     ·小结第47页
   ·小结第47-48页
5 系词及系词句的共性:认知心理学的分析第48-55页
   ·理论背景:语言自主观vs.语言经验观第48页
   ·信息加工记忆理论与系词句的处理第48-51页
     ·信息加工理论与系词句第48-49页
     ·记忆类型与系词句的谓语第49页
     ·语义层次网络模型与系词和系词句的处理第49-51页
     ·小结第51页
   ·知觉理论与系词句的处理第51-54页
     ·系词句的模式识别过程第51-53页
     ·系词句的处理模式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6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独创性声明第62页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62-63页
答辩会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的小波分析方法
下一篇:中国民营企业薪酬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