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1 引言 | 第13-28页 |
| ·面条的制作和评价方法 | 第13-16页 |
| ·面条的制作 | 第13-14页 |
| ·面条的评价 | 第14-16页 |
| ·小麦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 | 第16-24页 |
| ·小麦籽粒化学组分与面条品质的关系 | 第16-20页 |
| ·小麦面粉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 | 第20-24页 |
| ·分子标记与 Q T L 作图 | 第24-27页 |
| ·分子标记 | 第24页 |
| ·QTL 作图 | 第24-25页 |
| ·小麦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及 QTL 定位 | 第25-2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 ·品质性状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 ·干面条的制作及评价方法 | 第29-32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2页 |
| ·QTL 作图方法 | 第32-34页 |
| ·QTL 作图 | 第32-33页 |
| ·QTLs 命名方法 | 第33-3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64页 |
| ·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概况 | 第34-38页 |
| ·HMW-GS 变异类型 | 第34-35页 |
| ·蛋白质性状和淀粉性状 | 第35-37页 |
| ·面条加工品质性状概况 | 第37页 |
| ·面条质构特性概况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页 |
| ·面条品质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 第38-53页 |
| ·面条加工品质与 HMW-GS 的关系 | 第38-43页 |
| ·品质性状与面条加工品质的简单相关分析 | 第43-46页 |
| ·蛋白质性状和淀粉性状与面条加工品质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46页 |
| ·蛋白质和淀粉性状与面条加工品质的通径分析 | 第46-49页 |
| ·面条加工品质和小麦品质与面条质构特性的关系 | 第49-53页 |
| ·优质干面条的小麦品质指标 | 第53-58页 |
| ·不同等级面条品质的差异比较 | 第53-55页 |
| ·不同等级面条的小麦品质性状差异比较 | 第55-58页 |
| ·优质干面条的小麦品质指标 | 第58页 |
| ·面条品质的 QTL 定位 | 第58-64页 |
| ·RIL 群体的面条品质性状表现 | 第58-59页 |
| ·QTL 加性效应分析 | 第59-64页 |
| 4 讨论 | 第64-69页 |
| ·HMW-GS 与面条品质的关系 | 第64页 |
| ·蛋白质性状和淀粉性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 | 第64-66页 |
| ·中国干面条感官评价与质构仪评价的关系 | 第66页 |
| ·优质面条小麦品质指标的评价 | 第66-67页 |
| ·面条品质的 QTL 定位 | 第67-69页 |
| 5 结论 | 第69-72页 |
| ·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概况 | 第69页 |
| ·小麦品质与面条品质的关系 | 第69-71页 |
| ·优质面条的小麦品质指标 | 第71页 |
| ·面条品质的 QTL 定位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