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引言 | 第7页 |
·多相流测量 | 第7-9页 |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 | 第9-11页 |
·ERT 技术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研究方向 | 第10-11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数据采集模式 | 第13-20页 |
·ERT 系统构成 | 第13-14页 |
·ERT 敏感场的数学描述 | 第14-16页 |
·似稳场 | 第14-15页 |
·ERT 正问题和反问题 | 第15-16页 |
·ERT 系统常用数据采集模式 | 第16-19页 |
·相邻模式 | 第16-17页 |
·相对模式 | 第17页 |
·交叉模式 | 第17-18页 |
·多参考点数据采集模式 | 第18页 |
·二电极方案 | 第18-19页 |
·自适应模式 | 第19页 |
·新型数据采集模式的提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单电极激励数据采集模式的数理模型 | 第20-30页 |
·理论模型 | 第20-21页 |
·解析解 | 第21-25页 |
·单电极模式的等效模型 | 第25-27页 |
·激励信号的分析 | 第27-30页 |
·理论说明 | 第27-28页 |
·方波采样信号x_s(t ) 的频谱分析 | 第28-29页 |
·方波信号的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单电极激励模式的仿真研究 | 第30-42页 |
·仿真模型的设计 | 第30-32页 |
·ANSYS 仿真软件介绍 | 第30-31页 |
·应用 ANSYS 仿真软件进行模型的设计 | 第31-32页 |
·单电极激励模式的仿真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32-42页 |
·单电极激励模式正确性的验证 | 第32-36页 |
·单电极激励模式与相邻模式的比较 | 第36-38页 |
·外接电阻对场域影响的仿真研究 | 第38-42页 |
第五章 基于单电极模式的 ERT 系统设计及实验结果 | 第42-56页 |
·硬件系统结构 | 第42-43页 |
·信号发生单元 | 第43-47页 |
·信号发生器 | 第43-45页 |
·压控电流源设计 | 第45-47页 |
·电极阵列 | 第47-48页 |
·数据采集单元 | 第48-50页 |
·增益可编程放大器(PGA) | 第48-49页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49页 |
·控制模块 | 第49-50页 |
·系统集成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 | 第51-56页 |
·空场实验数据分析 | 第52页 |
·物场实验数据分析 | 第52-56页 |
第六章 单电极模式的算法研究及成像结果 | 第56-69页 |
·ERT 成像算法介绍 | 第56-61页 |
·等位线反投影算法 | 第56-58页 |
·灵敏度系数法 | 第58-61页 |
·单电极模式的算法研究 | 第61-64页 |
·反投影算法 | 第61-62页 |
·灵敏度系数算法 | 第62-64页 |
·基于电力线的反投影算法研究 | 第64-69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建议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