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1. 理论综述 | 第11-21页 |
| ·留守儿童的定义 | 第11-12页 |
| ·心理健康的涵义 | 第12页 |
| ·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 | 第12-16页 |
| ·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健康观点 | 第13-14页 |
| ·心理健康理论中的焦虑理论 | 第14-15页 |
| ·心理健康理论中的应激理论 | 第15-16页 |
| ·一般水平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16-17页 |
|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 ·以往相关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 2. 研究设计 | 第21-24页 |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质化研究 | 第22-23页 |
| ·量化研究 | 第23-24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24-33页 |
|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 第24-27页 |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同维度上存在着性别差异 | 第27-29页 |
| ·不同看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 第29-33页 |
| 4. 分析与讨论 | 第33-48页 |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3-40页 |
|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 | 第33-37页 |
| ·社会期望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存在差异 | 第37-38页 |
| ·亲子关系缺失导致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 第38-40页 |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 第40-48页 |
| ·家庭方面——转变教养观念,重视道德培养 | 第40-41页 |
| ·学校方面——教育要讲究方法,最大限度地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 第41-45页 |
| ·社会方面——政府主导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45-48页 |
| 5、结论 | 第48-50页 |
| 注释 | 第50-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一 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 第58-61页 |
| 附录二 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及监护人照料状况问卷 | 第61-62页 |
| 附录三:留守儿童学习、交往情况调查问卷 | 第62-64页 |
| 附录四:学校和社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措施问卷 | 第64-65页 |
| 中文摘要 | 第65-67页 |
| ABSTRACT | 第67-70页 |
| 后记 | 第70-71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