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总论 | 第13-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关于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研究的发展过程 | 第14-15页 |
·关于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介绍 | 第15页 |
·关于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模式 | 第15-16页 |
·国内关于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研究 | 第16页 |
·评述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7-19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理论依据 | 第19-27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9-20页 |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内涵 | 第20-21页 |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定义 | 第20页 |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分类 | 第20-21页 |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 | 第21页 |
·政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 | 第21-22页 |
·企业外生成长理论 | 第21-22页 |
·企业内生成长理论 | 第22页 |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必然性和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市场失灵论与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 第22-23页 |
·企业协同论与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 第23-24页 |
·企业环境论与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 第24页 |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 第24-25页 |
·政策可以改变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 | 第24-25页 |
·政策影响中小企业追求的目标,进而改变中小企业的行为 | 第25页 |
·政策通过市场机制使中小企业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 | 第25页 |
·政策促使中小企业发展模式形成和运行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山西省中小企业及扶持政策分析 | 第27-36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27-28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 第30-33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演变 | 第30-32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内容 | 第32-33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分析 | 第33-35页 |
·尚未形成完善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 | 第34页 |
·缺少针对性强的地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 第34页 |
·政策实施环境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 | 第34页 |
·中小企业对扶持政策认识不够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山西省与浙江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比较分析 | 第36-46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及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现状 | 第36-37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现状 | 第36页 |
·浙江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现状 | 第36-37页 |
·山西省与浙江省扶持政策比较 | 第37-45页 |
·扶持政策主体比较 | 第37-39页 |
·扶持政策客体比较 | 第39-40页 |
·扶持政策内容比较 | 第40-42页 |
·扶持政策环境比较 | 第42-43页 |
·扶持政策效果比较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完善山西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的总体构想和建议 | 第46-50页 |
·山西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的总体构想 | 第46-47页 |
·完善山西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的建议 | 第47-49页 |
·各级政府应该改变思想观念,营造适合山西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47页 |
·各级政府应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促进山西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 | 第47-48页 |
·中小企业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加快发展速度 | 第48页 |
·加大教育力度,提高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企业家能力 | 第48页 |
·制定针对山西中小企业特点的各项具体扶持政策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0-52页 |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研究的局限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 第51-52页 |
附表1 我国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 第52-53页 |
附表2 各国中小企业机构设置状况和主要职责 | 第53-54页 |
附表3 各省市区市场化程度排序:2000-2002 年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