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7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7-9页 |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9-10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教育平等理念的雏形(殖民地与建国初期) | 第17-25页 |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基础教育平等理念的雏形 | 第17-21页 |
第二节 建国初期教育的平等理念 | 第21-25页 |
第二章 起点的均等(1830—1945)—教育机会均等的成长期 | 第25-35页 |
第一节 美国教育平等理念的初步形成(1830—1870)—公立学校运动的兴起 | 第25-30页 |
第二节 美国教育平等理念的拓展—从公立小学到公立中学 | 第30-35页 |
第三章 过程的均等(1945—1960)—教育机会均等的发展期 | 第35-41页 |
第一节 关注黑人教育平等—1954年《布朗控诉教育委员会案》 | 第35-38页 |
第二节 关注天才儿童—1958年《国防教育法》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结果的均等(1960—1980)—教育机会均等的黄金期 | 第41-49页 |
第一节 60年代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各项措施 | 第42-49页 |
第五章 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均等(1981—目前)—教育机会均等的式微期 | 第49-59页 |
第一节 品质与效率之追求 | 第49-54页 |
第二节 开放学校选择 | 第54-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