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EC发动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所用主要软件 | 第16-20页 |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第20-32页 |
| ·中心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 | 第20-24页 |
| ·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 | 第21-24页 |
| ·有限元法 | 第24-25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概述 | 第25-27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简介 | 第25页 |
|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 | 第25-27页 |
| ·内燃机主轴承弹性液体动力学 | 第27-28页 |
| ·发动机曲轴轴系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28-31页 |
| ·弹性件运动方程 | 第29-30页 |
| ·连接件 ReynoldS 方程 | 第30-31页 |
| ·接触参数定义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曲轴轴系仿真模型建立 | 第32-50页 |
| ·曲轴轴系及机体的三维实体建模 | 第32-33页 |
| ·曲轴轴系及机体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3-37页 |
| ·曲轴轴系的有限元模型建模 | 第34-35页 |
| ·机体有限元模型建模 | 第35-37页 |
| ·对曲轴轴系及机体的模态缩减分析 | 第37-45页 |
| ·模态分析的意义 | 第37-38页 |
| ·自由模态分析 | 第38-39页 |
| ·模型的模态缩减 | 第39-41页 |
| ·缩减后机体模态分析 | 第41-45页 |
| ·曲轴轴系及机体的多体动力学模型 | 第45-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仿真分析 | 第50-60页 |
| ·曲轴扭振分析 | 第50-52页 |
| ·主轴承载荷分析 | 第52-55页 |
| ·主轴承载荷分析 | 第52-53页 |
| ·最小油膜厚度分析 | 第53-54页 |
| ·主轴承峰值压力分析 | 第54-55页 |
| ·主轴承摩擦损失功分析 | 第55页 |
| ·主要螺栓连接点响应分析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参数优化分析 | 第60-82页 |
| ·改变主轴承间隙 | 第60-66页 |
| ·曲轴轴系扭振变化 | 第60页 |
| ·主轴承性能变化 | 第60-63页 |
| ·主要螺栓连接点响应变化 | 第63-66页 |
| ·改变主轴承刚度 | 第66-74页 |
| ·曲轴轴系扭振变化 | 第67-68页 |
| ·主轴承性能变化 | 第68-71页 |
| ·主要螺栓点连接点响应变化 | 第71-74页 |
| ·改变曲轴刚度 | 第74-81页 |
| ·曲轴轴系扭振变化 | 第74-75页 |
| ·主轴承性能变化 | 第75-77页 |
| ·主要螺栓连接点响应变化 | 第77-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致谢 | 第88-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