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研究和改革论文

教学生成的哲学观照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论第9-1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第10-11页
  (一) 研究目的第10页
  (二) 研究内容第10页
  (三)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相关文献综述第11-17页
  (一) 生成教学、教学的生成性与生成性教学第11-14页
  (二) 教学生成的理论基础研究第14-16页
  (三) 教学生成的基本特征第16-17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18页
  (一) 研究思路第17-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页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5页
 一、哲学基础第18-20页
  (一) 马克思主义生成论思想第18-19页
  (二) 生命哲学第19-20页
 二、美学基础第20-22页
  (一) 西方生命美学思想第20-21页
  (二) 我国生命美学思想第21-22页
 三、教育学基础第22-25页
  (一) 生命教育思想第22-23页
  (二) 生成教育思想第23-24页
  (三) 教学哲学思想第24-25页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第25-30页
 一、生命第25-26页
 二、生成第26-27页
 三、教学生成第27-30页
第四章 教学生成的哲学分析第30-41页
 一、本体论层次:生命与文化的耦合第30-33页
  (一) 教学中的生命生成第30-31页
  (二) 教学中的文化生成第31-32页
  (三) 教学实践的整体生成第32-33页
 二、认识论层次:技术与艺术的整合第33-36页
  (一) 教学的技术生成第33-34页
  (二) 教学的艺术生成第34-35页
  (三) 教学认识的整体生成第35-36页
 三、价值论层次:求真、储善与立美的统合第36-41页
  (一) 在教学生成中求真第36-37页
  (二) 在教学生成中储善第37-38页
  (三) 在教学生成中立美第38-39页
  (四) 教学价值的整体生成第39-41页
第五章 教学生成的生命取向第41-47页
 一、立足于个体生命的生活与发展第41-43页
  (一) 尊重生命个性第41-42页
  (二) 注重生活体验第42-43页
 二、着眼于群体生命的的存在与发展第43-45页
  (一) 鼓励群体交流与对话第43-44页
  (二) 促进群体科学价值观的生成第44-45页
 三、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第45-47页
  (一) 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5-46页
  (二)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第46-47页
第六章 教学生成的实践问题及其思考第47-58页
 一、教学实践者的教学生成认识问题及思考第47-49页
  (一) 教学生成的意识比较模糊第47-48页
  (二) 教学价值取向不明确第48-49页
  (三) 教学生成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怀第49页
 二、教学过程中生命意识缺失的问题及思考第49-53页
  (一) 对个体生命的束缚第49-50页
  (二) 对群体生命的忽视第50-51页
  (三) 对人的类生命的漠视第51-52页
  (四) 教学生成需要师生的相互理解第52-53页
 三、教学过程中教学艺术缺乏的问题及思考第53-58页
  (一) 形象性的缺乏第53页
  (二) 情感性的缺乏第53-54页
  (三) 个体性的缺乏第54-55页
  (四) 审美性的缺乏第55-56页
  (五) 创造性的缺乏第56-57页
  (六) 教学生成需要生活化与生动化第57-58页
结束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后记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在学习价值观与学习适应性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下一篇:父母支持与职业归因风格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