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1-23页 |
1.6.1 创新点 | 第21-22页 |
1.6.2 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35页 |
2.1 薪酬基本内涵 | 第23-27页 |
2.1.1 薪酬的概念 | 第23页 |
2.1.2 薪酬的构成 | 第23-25页 |
2.1.3 薪酬的功能 | 第25-27页 |
2.2 薪酬的形式 | 第27-28页 |
2.2.1 年薪制 | 第27页 |
2.2.2 结构工资制 | 第27页 |
2.2.3 固定工资制 | 第27-28页 |
2.2.4 提成工资制 | 第28页 |
2.2.5 计件工资制 | 第28页 |
2.2.6 协商工资制 | 第28页 |
2.3 薪酬的基础理论 | 第28-35页 |
2.3.1 薪酬理论 | 第29页 |
2.3.2 激励理论 | 第29-35页 |
第3章 H公司薪酬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35-47页 |
3.1 公考培训市场发展现状 | 第35-37页 |
3.1.1 公考培训市场基本概述 | 第35-36页 |
3.1.2 竞争格局概述 | 第36-37页 |
3.2 H公务员考前培训公司发展现状 | 第37-39页 |
3.2.1 H公务员考前培训公司简介 | 第37-38页 |
3.2.2 H公务员考前培训公司现有师资情况 | 第38-39页 |
3.3 H公务员考前培训公司现行薪酬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 第39-47页 |
3.3.1 H公务员考前培训公司现行薪酬制度 | 第39-42页 |
3.3.2 H公务员考前培训公司现行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2-47页 |
第4章 H公司师资薪酬制度设计 | 第47-62页 |
4.1 师资薪酬制度设计战略目标 | 第47-48页 |
4.1.1 教学目标 | 第47页 |
4.1.2 市场目标 | 第47-48页 |
4.1.3 管理目标 | 第48页 |
4.2 H公务员考前培训公司师资人员薪酬制度设计总体思路 | 第48-50页 |
4.2.1 薪酬基础理论依据 | 第48-49页 |
4.2.2 薪酬设计基本模型 | 第49-50页 |
4.3 薪酬水平确定 | 第50-52页 |
4.3.1 关键性影响因素 | 第50-51页 |
4.3.2 师资人员市场薪酬调查 | 第51页 |
4.3.3 师资人员薪酬定位 | 第51-52页 |
4.4 师资人员岗位职责 | 第52页 |
4.5 师资人员薪酬制度设计 | 第52-58页 |
4.5.1 岗位工资 | 第52-56页 |
4.5.2 授课课酬 | 第56页 |
4.5.3 授课津贴 | 第56-57页 |
4.5.4 奖金 | 第57-58页 |
4.6 晋降级及淘汰规定 | 第58-61页 |
4.6.1 晋级规定 | 第58-61页 |
4.6.2 降级规定 | 第61页 |
4.6.3 淘汰规定 | 第61页 |
4.7 其他规定 | 第61-62页 |
第5章 薪酬制度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62-67页 |
5.1 薪酬制度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 第62-63页 |
5.1.1 新制度在教师队伍中的认可度 | 第62页 |
5.1.2 激励的有效性 | 第62页 |
5.1.3 H公务员考前培训公司的财务承受能力 | 第62-63页 |
5.1.4 绩效考核的公平性 | 第63页 |
5.2 过渡期间的实施细则 | 第63-64页 |
5.2.1 过渡期间定级细则 | 第63-64页 |
5.2.2 特殊情况细则 | 第64页 |
5.3 薪酬制度实施步骤 | 第64-65页 |
5.4 薪酬制度实施的保障办法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