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1.2.3 总体评价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 第19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19页 |
1.6 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2章 创业带动就业公共政策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26页 |
2.1 创业带动就业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1.1 创业相关理论 | 第21页 |
2.1.2 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2 政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理论分析 | 第23-24页 |
2.2.1 政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可行性 | 第23页 |
2.2.2 政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2.3 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山东省政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现状 | 第26-32页 |
3.1 现行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 第26-28页 |
3.1.1 落实资金补贴 | 第26-27页 |
3.1.2 激励人才引进 | 第27页 |
3.1.3 推进载体建设 | 第27页 |
3.1.4 简化融资手续 | 第27-28页 |
3.1.5 优化服务保障 | 第28页 |
3.1.6 扶持重点群体 | 第28页 |
3.2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 | 第28-31页 |
3.2.1 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 第28-29页 |
3.2.2 创业载体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彰显 | 第29-30页 |
3.2.3 创业资金补贴扶持力度继续加大 | 第30页 |
3.2.4 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升级 | 第30-31页 |
3.2.5 创业大学培训运营模式深入推广 | 第31页 |
3.3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山东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38页 |
4.1 创业生态环境有待优化 | 第32-34页 |
4.1.1 创业优惠政策分散且执行难 | 第32页 |
4.1.2 高水平创业型人才相对匮乏 | 第32-33页 |
4.1.3 创业活动科技创新含量较低 | 第33页 |
4.1.4 创业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狭窄 | 第33-34页 |
4.2 创业主体活力有待激发 | 第34-35页 |
4.2.1 全民创业观念不够深入普遍 | 第34页 |
4.2.2 企业职员劳动关系亟待规范 | 第34-35页 |
4.2.3 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力度不强 | 第35页 |
4.3 创业服务保障有待健全 | 第35-37页 |
4.3.1 服务平台资源集聚引领不强 | 第35-36页 |
4.3.2 创业服务发展水平缓慢不均 | 第36页 |
4.3.3 创业培训相关服务质量不高 | 第36-37页 |
4.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山东省政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 第38-46页 |
5.1 优化创业生态环境 | 第38-40页 |
5.1.1 统筹规划落实政策细则,形成创业政策合力 | 第38-39页 |
5.1.2 深化创业人才发展机制,培养激励引进并举 | 第39页 |
5.1.3 提高创业企业科技含量,完善成果转化体系 | 第39-40页 |
5.1.4 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构建融资长效机制 | 第40页 |
5.2 激发创业主体活力 | 第40-42页 |
5.2.1 营造全民创业氛围,激发创业活力 | 第40-41页 |
5.2.2 关注新兴业态创业,完善相关制度 | 第41页 |
5.2.3 宣传创业典型示范,发挥带动作用 | 第41页 |
5.2.4 扶持返乡下乡创业,跟进落实政策 | 第41-42页 |
5.3 健全创业服务保障 | 第42-44页 |
5.3.1 打造多元新型创业平台,释放资源聚合作用 | 第42页 |
5.3.2 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整体水平 | 第42-43页 |
5.3.3 因地制宜打造创业大学,提升创业培训质量 | 第43页 |
5.3.4 预防调控创业相关风险,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 第43-44页 |
5.4 依托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 | 第44页 |
5.5 小结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