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一、选题缘起与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和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一、研究范畴的界定 | 第16页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第四节 理论研究基础 | 第19-21页 |
一、政策分析理论——回溯性政策分析 | 第19-20页 |
二、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 第20页 |
三、博弈论(game theory) | 第20-21页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第21-23页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1页 |
二、文章的结构及研究特点 | 第21-23页 |
第二章中国对东盟各国跨境教育政策内容分析 | 第23-39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23-26页 |
第二节 中国对东盟各国跨境教育政策内容发展 | 第26-39页 |
一、2002 年前中国对东盟各国跨境教育政策内容发展 | 第27-34页 |
二、2002--2004 年中国对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内容发展 | 第34-35页 |
三、2004--2007 年中国对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内容发展 | 第35-36页 |
四、2007 年之后中国对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内容发展 | 第36-39页 |
第三章 中国对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类型分析 | 第39-44页 |
第一节 中国-东盟跨境奖学金政策内容分析 | 第39-40页 |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相关协议分析 | 第39页 |
二、中国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分析 | 第39-40页 |
三、专项跨境奖学金政策分析 | 第40页 |
第二节 中国-东盟跨境校际合作政策内容分析 | 第40-41页 |
一、跨境校际合作的时间分析 | 第40页 |
二、跨境校际合作的领域分析 | 第40-41页 |
第三节 中国-东盟跨境培训政策内容分析 | 第41-43页 |
一、跨境培训合作的国家分析 | 第41页 |
二、跨境培训合作的领域分析 | 第41-42页 |
三、跨境培训合作的人员和提供方式分析 | 第42-43页 |
第四节 中国-东盟跨境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政策内容分析 | 第43-44页 |
一、跨境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的时间分析 | 第43页 |
二、跨境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合作国家分析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中国对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有效性分析 | 第44-58页 |
第一节 中国对东盟国家跨境教育政策有效性概述 | 第44-49页 |
第二节 中国对东盟国家各类跨境教育政策有效性分析 | 第49-58页 |
一、跨境奖学金政策有效性分析 | 第49-53页 |
二、跨境培训政策有效性分析 | 第53-55页 |
三、跨境校际合作政策有效性分析 | 第55-56页 |
四、跨境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政策有效性分析 | 第56-58页 |
第五章 中国—东盟跨境教育政策发展建议与对策 | 第58-63页 |
一、中国对东盟跨境教育政策发展的建议 | 第58-60页 |
二、提高中国对东盟国家教育输出的应对策略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