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团队氛围对团队反思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2-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2.2 结构框架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5-26页
    2.1 团队异质性第15-16页
        2.1.1 团队异质性的内涵第15页
        2.1.2 团队异质性的维度第15-16页
    2.2 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第16-18页
        2.2.1 性别异质性的平衡性的概念及测量第16-17页
        2.2.2 性别异质性的平衡性的影响第17页
        2.2.3 受教育程度异质性的平衡性的概念及影响第17-18页
    2.3 团队氛围第18-22页
        2.3.1 团队氛围的定义第18-19页
        2.3.2 团队氛围的维度第19-21页
        2.3.3 团队氛围的影响机理第21-22页
    2.4 团队反思第22-25页
        2.4.1 团队反思的定义第22-23页
        2.4.2 团队反思的维度第23-24页
        2.4.3 团队反思的影响因素第24-25页
    2.5 综述总结第25-26页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问卷设计第26-39页
    3.1 相关概念界定第26-27页
        3.1.1 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第26页
        3.1.2 团队氛围第26-27页
        3.1.3 团队反思第27页
    3.2 理论模型构建第27-31页
        3.2.1 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和团队氛围的关系假设第27-28页
        3.2.2 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和团队反思的关系假设第28-29页
        3.2.3 团队氛围和团队反思的关系假设第29-30页
        3.2.4 团队氛围的中介作用第30-31页
    3.3 问卷设计及变量测量第31-35页
        3.3.1 问卷设计第31-32页
        3.3.2 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的测量第32-33页
        3.3.3 团队氛围的测量第33-34页
        3.3.4 团队反思的测量第34-35页
    3.4 小样本预测试第35-39页
        3.4.1 小样本信度分析第36页
        3.4.2 小样本效度分析第36-37页
        3.4.3 问卷修正第37-39页
第4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第39-53页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9-41页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41-44页
        4.2.1 信度分析第41页
        4.2.2 效度分析第41-44页
    4.3 相关分析第44-45页
        4.3.1 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与团队氛围和团队反思之间的相关分析第44-45页
        4.3.2 团队氛围与团队反思之间的相关分析第45页
    4.4 回归分析第45-52页
        4.4.1 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与团队氛围的回归分析第46-47页
        4.4.2 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与团队反思的回归分析第47-48页
        4.4.3 团队氛围与团队反思的回归分析第48-50页
        4.4.4 团队氛围的中介作用检测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结论与管理建议第53-56页
    5.1 研究结论第53-54页
        5.1.1 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对团队氛围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第53页
        5.1.2 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对团队反思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第53-54页
        5.1.3 团队氛围中介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与团队反思之间的关系第54页
    5.2 管理建议第54-56页
        5.2.1 合理布置团队内成员的构成比例第54-55页
        5.2.2 构建信任、开放的团队氛围第55页
        5.2.3 有效发挥团队反思的作用第55-56页
第6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6-57页
    6.1 研究不足第56页
    6.2 未来展望第56-57页
附录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后记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新活动、投资者选择与融资顺序研究
下一篇:家庭企业终极控制权、董事会结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