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假设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2.1 父母严厉管教 | 第14-17页 |
2.1.1 父母严厉管教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父母严厉管教的理论 | 第14-15页 |
2.1.3 父母严厉管教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2.2 压力知觉 | 第17-19页 |
2.2.1 压力知觉的概念 | 第17页 |
2.2.2 压力知觉的理论模型 | 第17-18页 |
2.2.3 压力知觉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3 心理弹性 | 第19-22页 |
2.3.1 心理弹性的概念 | 第19-20页 |
2.3.2 心理弹性的理论模型 | 第20页 |
2.3.3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2.4 特质焦虑 | 第22-23页 |
2.4.1 特质焦虑的概念 | 第22页 |
2.4.2 特质焦虑的理论 | 第22-23页 |
2.4.3 特质焦虑的相关研究 | 第23页 |
2.5 父母严厉管教、压力知觉、心理弹性与特质焦虑之间的关系 | 第23-25页 |
2.5.1 父母严厉管教与特质焦虑的关系 | 第23-24页 |
2.5.2 父母严厉管教与压力知觉的关系 | 第24页 |
2.5.3 压力知觉与特质焦虑之间的关系 | 第24页 |
2.5.4 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 | 第24-25页 |
2.6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25-26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26-35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3.2 研究工具及其信效度检验 | 第26-34页 |
3.2.1 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CTSPC) | 第26-28页 |
3.2.2 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 | 第28-30页 |
3.2.3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 第30-33页 |
3.2.4 特质焦虑问卷(TAI) | 第33-34页 |
3.3 统计方法 | 第34-35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35-67页 |
4.1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35-61页 |
4.2 各主要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第61-62页 |
4.3 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62-63页 |
4.4 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63-65页 |
4.5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 第65-67页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第67-72页 |
5.1 父母严厉管教的人口学变量差异讨论 | 第67页 |
5.2 中学生压力知觉的人口学变量差异讨论 | 第67-68页 |
5.3 中学生心理弹性的人口学变量差异讨论 | 第68页 |
5.4 中学生特质焦虑的人口学变量差异讨论 | 第68-69页 |
5.5 四个变量之间相关的讨论 | 第69页 |
5.6 压力知觉的中介效应讨论 | 第69-70页 |
5.7 心理弹性的调节效应讨论 | 第70页 |
5.8 教育实践启示 | 第70-71页 |
5.9 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