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高烈度区采用新型隔震支座的市域铁路桥梁抗震分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工程概况第10页
    1.3 桥梁减隔震技术第10-14页
        1.3.1 桥梁隔震的概念和原理第10-11页
        1.3.2 桥梁隔震技术的发展第11-13页
        1.3.3 桥梁减隔震支座特点第13-14页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4-16页
        1.4.1 研究目的第14页
        1.4.2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能量分析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第16-25页
    2.1 地震响应能量分析法第16-21页
        2.1.1 桥梁地震动能量分析法第16页
        2.1.2 能量法原理和基本方程第16-18页
        2.1.3 结构抗震中的能量法第18-19页
        2.1.4 基于能量法的钢阻尼支座参数优化第19-21页
    2.2 动力时程分析法第21-24页
        2.2.1 动力方程的建立第21-22页
        2.2.2 动力时程分析Newmark-β法第22-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抗震桥梁有限元建模第25-38页
    3.1 地震波的选取第25-28页
    3.2 材料参数第28页
    3.3 桩土效应第28-29页
    3.4 塑性铰力学模型第29-34页
        3.4.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弯矩—曲率关系第29-30页
        3.4.2 桥墩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分析第30-31页
        3.4.3 塑性铰的力学模拟第31-34页
    3.5 ANSYS弹簧单元与梁单元简介第34-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采用已有钢阻尼支座40+60+40m大跨度连续梁桥减隔震分析第38-71页
    4.1 连续梁桥概况第38-45页
        4.1.1 连续梁桥设计模型第38-39页
        4.1.2 有限元建模第39-40页
        4.1.3 振动特性分析第40-45页
    4.2 非隔震下主桥的抗震分析第45-53页
    4.3 采用已有钢阻尼支座的大跨度连续梁桥抗震计算第53-70页
        4.3.1 钢阻尼支座的参数优化第53页
        4.3.2 计算工况的选择第53-55页
        4.3.3 钢阻尼支座参数的确定第55-57页
        4.3.4 优化后的钢阻尼支座滞回曲线第57-61页
        4.3.5 减隔震效果分析第61-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采用新型隔震支座的40+60+40m大跨度连续梁桥抗震分析第71-85页
    5.1 温度变形影响第71-72页
    5.2 新型减隔震支座参数确定第72-74页
    5.3 采用新型隔震支座的连续梁桥抗震计算第74-84页
    5.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采用已有钢阻尼支座与采用新型隔震支座抗震效果对比第85-91页
    6.1 抗震效果对比分析第85-89页
    6.2 结构抗震性能验算第89-90页
    6.3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4页
    7.1 结论第91-92页
    7.2 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桁梁悬索桥构造细节S-N曲线确定及在疲劳评估中应用
下一篇:小半径独墩匝道桥横向抗倾覆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