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1.1.1 国内外钢桥疲劳破坏案例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钢桥疲劳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钢桥疲劳研究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外钢桥疲劳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存在的学术问题 | 第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钢桥疲劳研究理论 | 第21-43页 |
2.1 疲劳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2.2 公路钢桥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 第22-29页 |
2.2.1 S-N曲线简介 | 第22-23页 |
2.2.2 名义应力法 | 第23-24页 |
2.2.3 热点应力法 | 第24-25页 |
2.2.4 基于断裂力学的评估方法 | 第25-29页 |
2.3 不同规范疲劳细节分类 | 第29-35页 |
2.3.1 美国AASHTO规范疲劳细节 | 第29-30页 |
2.3.2 英国BS5400规范疲劳细节 | 第30-32页 |
2.3.3 欧洲EN19931-9规范疲劳细节分类 | 第32-33页 |
2.3.4 我国公路钢桥规范构造细节 | 第33-35页 |
2.4 公路钢桥疲劳荷载模型 | 第35-39页 |
2.4.1 公路钢桥疲劳荷载模型分类 | 第35-39页 |
2.4.2 不同规范疲中钢桥疲劳荷载模型对比 | 第39页 |
2.5 钢桥疲劳数值模拟软件 | 第39-42页 |
2.5.1 疲劳数值模拟软件发展及应用 | 第39-41页 |
2.5.2 本文疲劳分析软件的确定 | 第41-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钢桁梁关键构造细节疲劳性能分析 | 第43-59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43-44页 |
3.1.1 总体概况 | 第43-44页 |
3.1.2 主梁构造 | 第44页 |
3.2 过焊孔构造细节有限元分析 | 第44-49页 |
3.2.1 圆弧过渡过焊孔力学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3.2.2 直角过渡过焊孔力学性能分析 | 第47-48页 |
3.2.3 杨泗港长江大桥主梁构造细节形式确定 | 第48-49页 |
3.3 构造细节疲劳寿命分析 | 第49-54页 |
3.4 补强构件疲劳性能分析 | 第54-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大跨径双层钢桁梁桥主桁杆件疲劳寿命评估 | 第59-71页 |
4.1 钢桁梁疲劳研究对象确定 | 第60-66页 |
4.1.1 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0-61页 |
4.1.2 钢桁梁各危险杆件位置确定 | 第61-66页 |
4.2 主桁杆件疲劳寿命评估 | 第66-70页 |
4.2.1 杨泗港长江大桥交通量计算 | 第66-68页 |
4.2.2 主桁杆件等效应力幅计算 | 第68-69页 |
4.2.3 主桁杆件疲劳寿命评估 | 第69-7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1-73页 |
5.1 结论 | 第71-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