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2 创新点 | 第13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2.1 家长式领导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2.1.1 家长式领导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2 家长式领导的维度和结构 | 第16页 |
2.1.3 家长式领导的测量 | 第16-17页 |
2.1.4 家长式领导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2.1.5 文献简评 | 第19页 |
2.2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2.2.1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2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2.3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结构与测量 | 第21页 |
2.2.4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2.2.5 文献简评 | 第23-24页 |
2.3 员工越轨行为研究综述 | 第24-28页 |
2.3.1 员工越轨行为的概念 | 第24-25页 |
2.3.2 员工越轨行为的维度 | 第25-27页 |
2.3.3 员工越轨行为的测量 | 第27页 |
2.3.4 员工越轨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27页 |
2.3.5 文献简评 | 第27-28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28-29页 |
3 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提出 | 第29-34页 |
3.1 家长式领导对员工越轨行为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 家长式领导对领导-成员交换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越轨行为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 | 第32-33页 |
3.5 研究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4 研究设计 | 第34-45页 |
4.1 变量测量 | 第34-36页 |
4.1.1 家长式领导结构量表 | 第34-35页 |
4.1.2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LMX)量表 | 第35页 |
4.1.3 员工越轨行为量表 | 第35-36页 |
4.1.4 控制变量 | 第36页 |
4.2 问卷的预测试 | 第36-39页 |
4.2.1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 第37-38页 |
4.2.2 信度分析 | 第38-39页 |
4.3 数据收集 | 第39页 |
4.4 样本统计 | 第39-40页 |
4.5 信效度分析 | 第40-43页 |
4.5.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1-43页 |
4.5.2 信度分析 | 第43页 |
4.6 同源偏差检验 | 第43-45页 |
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45-53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5.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46页 |
5.3 假设检验 | 第46-51页 |
5.3.1 家长式领导与员工越轨行为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46-48页 |
5.3.2 家长式领导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48页 |
5.3.3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越轨行为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48-49页 |
5.3.4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中介效应的检验 | 第49-51页 |
5.4 研究结果展示 | 第51-53页 |
6 结论与启示 | 第53-58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3-55页 |
6.2 管理启示 | 第55-56页 |
6.2.1 仁慈和德行领导风格是管理的良药 | 第55页 |
6.2.2 关注员工负面行为 | 第55-56页 |
6.2.3 创建良好的互动关系 | 第56页 |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56-58页 |
6.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6-57页 |
6.3.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