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美育论文

嗜好·新民·信仰--近代美育三大家比较论析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引言第13-17页
    1 重返近代美育发生现场第13-14页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论文思路第14-17页
第一章 近代美育思想的发生第17-31页
    1.1 经世致用的文化期待第17-20页
    1.2 国民性反思的纳入第20-22页
    1.3 新式美育的应运而生第22-31页
        1.3.1 德国美学思想的日本中介第23-25页
        1.3.2 严复初构美育理论蓝图第25-27页
        1.3.3 “因缘”与“疗救”:美育思想的勃兴第27-31页
第二章 王国维:“嗜好”与国民人生问题第31-42页
    2.1 中国人的人生问题第31-34页
    2.2 解脱的两种方法:审美艺术与健康人格第34-37页
    2.3 对古典美育的吸收和调整第37-38页
    2.4 美育视野下的“境界”说新解第38-42页
第三章 梁启超:美育新民与国家问题观察第42-53页
    3.1 社会达尔文下的国家问题第42-44页
    3.2 “趣味”化的新民第44-48页
    3.3 对儒家独立人格的化用和新造第48-49页
    3.4 小说为何是新民之具?第49-53页
第四章 蔡元培:美育实践与信仰重构第53-63页
    4.1 由保守转向国民教育改革第53-55页
    4.2 “真善美”的美育实践第55-57页
    4.3 对礼乐相济的延续和融合第57-59页
    4.4 为何要用美育代宗教?第59-63页
第五章 近代美育三大家的合力与贡献第63-70页
    5.1 共性与合力并存第63-65页
    5.2 对人性的关注和生存状态的体认第65-66页
    5.3 开启中国现代美育学科化第66-70页
结语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萨提亚模式与沟通分析改善大学生舍友关系的效果
下一篇:5-氟尿嘧啶磷酰胺酯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