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萨提亚模式与沟通分析改善大学生舍友关系的效果

中文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引言第15-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25页
    1.1 大学生舍友关系第17-19页
        1.1.1 大学生人际关系第17页
        1.1.2 大学生舍友关系第17页
        1.1.3 大学生舍友关系的影响因素第17-19页
        1.1.4 大学生舍友关系干预研究第19页
    1.2 萨提亚模式第19-21页
        1.2.1 萨提亚模式(TheSatirModel)界定第19-20页
        1.2.2 萨提亚模式的沟通姿态第20-21页
        1.2.3 萨提亚模式的应用第21页
    1.3 沟通分析理论第21-25页
        1.3.1 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analysis,TA)的界定第21-22页
        1.3.2 沟通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第22-23页
        1.3.3 沟通分析理论的应用第23-25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第25-27页
    2.1 问题提出第25页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6页
        2.2.1 研究目的第25页
        2.2.2 研究意义第25-26页
    2.3 研究设计第26页
    2.4 创新之处第26-27页
第三章 大学生舍友关系现状及其与沟通方式的关系第27-32页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27页
        3.1.1 研究目的第27页
        3.1.2 研究假设第27页
    3.2 研究方法第27-28页
        3.2.1 研究对象第27页
        3.2.2 研究工具第27-28页
        3.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28页
        3.2.4 数据处理第28页
    3.3 研究结果第28-32页
        3.3.1 舍友关系满意度第28页
        3.3.2 舍友关系困扰及各维度的性别差异第28页
        3.3.3 舍友关系困扰及各维度的专业差异第28-29页
        3.3.4 舍友关系困扰及各维度的年级差异第29页
        3.3.5 沟通方式与舍友关系困扰的相关分析第29-32页
第四章 萨提亚与沟通分析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舍友关系的效果比较第32-40页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32页
        4.1.1 研究目的第32页
        4.1.2 研究假设第32页
    4.2 研究方法第32-35页
        4.2.1 研究对象第32页
        4.2.2 研究工具第32页
        4.2.3 研究设计第32-33页
        4.2.4 干预过程第33-35页
        4.2.5 数据处理第35页
    4.3 研究结果第35-40页
        4.3.1 萨提亚模式组与沟通分析模式组三次测量分数差异的比较第35页
        4.3.2 萨提亚模式组与沟通分析模式组后测改变量的差异比较第35-36页
        4.3.3 干预反馈第36-40页
第五章 讨论第40-45页
    5.1 宿舍人际困扰的人口学差异第40-41页
        5.1.1 宿舍人际困扰的性别差异第40页
        5.1.2 宿舍人际困扰的专业差异第40页
        5.1.3 宿舍人际困扰的年级差异第40-41页
    5.2 沟通方式与舍友关系困扰的预测作用第41页
    5.3 干预效果分析第41-45页
        5.3.1 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第41-43页
        5.3.2 沟通分析模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第43页
        5.3.3 干预的有效因子第43-45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5-46页
    6.1 结论第45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3页
附录第53-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X1002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嗜好·新民·信仰--近代美育三大家比较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