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制造工艺论文

管芯-PCB互连结构的信号完整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高速电路中的电磁场问题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及现状第11-13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高频电磁理论第15-23页
    2.1 信号完整性第15-18页
        2.1.1 反射第15-16页
        2.1.2 串扰第16-17页
        2.1.3 延时第17-18页
    2.2 电气封装中的SI第18页
    2.3 电子封装建模第18-23页
        2.3.1 FoldyLax公式和边界建模技术第19-21页
        2.3.2 积分等效电路第21-23页
第三章 互连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及验证第23-35页
    3.1 物理模型介绍第23-25页
        3.1.1 过孔第23页
        3.1.2 焊球第23-24页
        3.1.3 互连结构第24-25页
    3.2 等效电路模型第25-30页
    3.3 CST软件验证第30-32页
        3.3.1 软件介绍第30页
        3.3.2 仿真流程第30-31页
        3.3.3 仿真结果对比第31-32页
    3.4 实测验证第32-34页
        3.4.1 矢量网络分析仪介绍第32-33页
        3.4.2 测试流程第33页
        3.4.3 实测结果对比第33-34页
    3.5 本章总结第34-35页
第四章 互连结构SI的实验研究第35-54页
    4.1 前言第35-36页
    4.2 互连结构的传输第36-40页
        4.2.1 最大外径第36-37页
        4.2.2 基板材料第37-39页
        4.2.3 地孔个数第39-40页
    4.3 并行互联结构间的串扰第40-47页
        4.3.1 频率第40-41页
        4.3.2 基板材料第41-43页
        4.3.3 介质厚度第43页
        4.3.4 反焊盘第43-44页
        4.3.5 电流反向第44-45页
        4.3.6 间距第45-46页
        4.3.7 多焊球间距第46-47页
    4.4 差分互连结构的传输第47-52页
        4.4.1 频率第47-48页
        4.4.2 基板材料第48-49页
        4.4.3 介质厚度第49页
        4.4.4 反焊盘第49-50页
        4.4.5 间距第50页
        4.4.6 差分线与其他信号间距第50-52页
    4.5 结果讨论第52-5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5.1 总结第54页
    5.2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对花岗岩瞬时强度及时效变形破坏影响研究
下一篇:岩石拉伸强度的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