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地方教育论文

长沙市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第13-16页
        1.2.3 简要评述第16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9页
        1.3.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3.3 创新点第17-19页
第2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第19-25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9-21页
        2.1.1 义务教育第19-20页
        2.1.2 义务教育均等化第20-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2页
        2.2.1 公共产品理论第21-22页
        2.2.2 教育公平理论第22页
    2.3 义务教育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第22-23页
        2.3.1 义务教育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2.3.2 义务教育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依据第23页
    2.4 义务教育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2.4.1 义务教育机会均等化评价指标第23页
        2.4.2 义务教育过程均等化评价指标第23-24页
        2.4.3 义务教育结果均等化评价指标第24-25页
第3章 长沙市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现状分析第25-48页
    3.1 长沙市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基本情况第25-28页
        3.1.1 长沙市概况第25-27页
        3.1.2 长沙市义务教育均等化概况第27-28页
    3.2 长沙市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第28-46页
        3.2.1 长沙市义务教育机会均等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第28-30页
        3.2.2 长沙市义务教育过程均等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第30-44页
        3.2.3 长沙市义务教育结果均等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第44-46页
    3.3 长沙市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第46-48页
        3.3.1 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第46页
        3.3.2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约束第46页
        3.3.3 法律和政策方面对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保障不足第46-47页
        3.3.4 学校教育理念和管理能力的差异第47-48页
第4章 长沙市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提升对策研究第48-51页
    4.1 加强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经费的投入力度第48页
    4.2 建立责任清晰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48-49页
    4.3 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第49页
    4.4 建立教师流动和培养机制第49-50页
    4.5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长春市H教育培训机构为例
下一篇:阿拉善左旗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