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页 | 
| 导论 | 第11-16页 | 
| 一、选题的缘由 | 第11-12页 |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二)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 (二)观察法 | 第15页 |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15-16页 |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5页 |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功能 | 第16-21页 |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 | 第16-20页 |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功能 | 第20-21页 |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及其特殊性 | 第21-25页 |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 | 第21-22页 | 
| (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殊性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 第25-34页 | 
| 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 第25-27页 | 
| (一)理论灌输法 | 第25页 | 
| (二)实践养成法 | 第25-26页 | 
| (三)文化促进法 | 第26-27页 | 
| (四)自我教育法 | 第27页 | 
| 二、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0页 | 
| (一)理论教育方法单一 | 第27-28页 | 
| (二)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 第28-29页 | 
| (三)校园文化建设滞后 | 第29页 | 
| (四)自我教育环境欠佳 | 第29-30页 | 
| 三、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条件 | 第30-34页 | 
| (一)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 (二)现实依据 | 第31-34页 | 
| 第三章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 第34-39页 | 
| 一、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 | 第34页 | 
| 二、确保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 第34-35页 | 
| 三、提高新疆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35-36页 | 
| (一)理论教育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需要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补充 | 第35-36页 | 
|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弊端制约新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第36页 | 
| 四、促进新疆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 第36-39页 | 
| (一)信息渠道增多带来的教育对象思想多元化需要创新 | 第36-37页 | 
| (二)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教育环境发生改变需要创新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路径 | 第39-47页 | 
|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上突出民族特性和心理特点 | 第39-41页 | 
| (一)在利用历史分析法时结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背景 | 第39页 | 
| (二)在结合身心特征分析法注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特点 | 第39-40页 | 
| (三)在使用系统分析法时把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思想规律 | 第40-41页 | 
|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上结合时事并注重实效 | 第41-43页 | 
| (一)在显性方法中加强实践教育法 | 第41页 | 
| (二)将时事恰当的结合在隐性教育法中 | 第41-42页 | 
| (三)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法 | 第42页 | 
| (四)结合心理咨询方法 | 第42-43页 | 
|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突出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 第43-44页 | 
| (一)在系统分析时与新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相结合 | 第43-44页 | 
| (二)在比较分析时注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差异性 | 第44页 | 
|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上兼顾民族平等与发展差异 | 第44-47页 | 
| (一)结合问卷法和访谈法,及时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变化情况 | 第44-45页 | 
| (二)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不同事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 | 第45页 | 
| (三)通过实地研究了解掌握民族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准确定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