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弱可压缩SPH研究及其在入水问题的应用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7-10页 |
1.2.1 多相SPH模型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2.2 入水问题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2 多相流控制方程及SPH简介 | 第11-24页 |
2.1 多相流控制方程 | 第11-12页 |
2.2 SPH近似 | 第12-14页 |
2.2.1 核近似与核函数 | 第12-13页 |
2.2.2 粒子近似 | 第13页 |
2.2.3 空间导数近似 | 第13-14页 |
2.3 多相控制方程离散 | 第14-17页 |
2.3.1 质量方程 | 第14-15页 |
2.3.2 动量方程 | 第15-16页 |
2.3.3 状态方程 | 第16-17页 |
2.4 固壁边界条件 | 第17-19页 |
2.4.1 斥力边界条件 | 第17-18页 |
2.4.2 动力边界条件 | 第18-19页 |
2.4.3 耦合边界条件 | 第19页 |
2.5 时间积分 | 第19-20页 |
2.6 表面张力 | 第20-21页 |
2.7 粘性项 | 第21-22页 |
2.7.1 人工粘性 | 第21-22页 |
2.7.2 粘性项 | 第22页 |
2.8 粒子位移技术 | 第22-23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压力连续SPH模型改进 | 第24-36页 |
3.1 压力连续SPH模型 | 第24页 |
3.2 压力连续SPH模型改进 | 第24-26页 |
3.2.1 离散格式改进 | 第24-25页 |
3.2.2 多相界面处理技术 | 第25-26页 |
3.3 模型验证 | 第26-35页 |
3.3.1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 第26-29页 |
3.3.2 溃坝模拟 | 第29-32页 |
3.3.3 气泡上浮 | 第32-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GSPH两相流模型 | 第36-51页 |
4.1 控制方程离散 | 第36-38页 |
4.1.1 连续性方程 | 第36-37页 |
4.1.2 动量方程 | 第37-38页 |
4.2 表面张力模型 | 第38-39页 |
4.3 Interface-PSA | 第39-41页 |
4.4 模型验证 | 第41-50页 |
4.4.1 方形液滴变圆 | 第41-44页 |
4.4.2 液滴融合 | 第44-46页 |
4.4.3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 第46-47页 |
4.4.4 溃坝模拟 | 第47-48页 |
4.4.5 气泡上浮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多相WCSPH模型在入水问题应用 | 第51-64页 |
5.1 问题背景 | 第51页 |
5.2 物理模型 | 第51-52页 |
5.3 模型验证 | 第52-55页 |
5.3.1 平板抨击水面 | 第52-54页 |
5.3.2 两相楔形体入水 | 第54-55页 |
5.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5-63页 |
5.4.1 空气运动情况 | 第55-57页 |
5.4.2 双射流现象 | 第57-60页 |
5.4.3 结构尺寸影响分析 | 第60-61页 |
5.4.4 结构形状影响分析 | 第61-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