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办学形式论文--私立论文

温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困境与调适策略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绪论第11-2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4-23页
        一、国内研究综述第15-19页
        二、国外研究综述第19-21页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1-23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第23-24页
        一、研究内容第23页
        二、研究思路第23-24页
        三、研究方法第24页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24-26页
        一、研究创新第24-25页
        二、研究不足第25-26页
第一章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6-32页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第26-27页
        一、民办教育相关概念第26页
        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相关概念第26-27页
    第二节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7-32页
        一、公共产品理论(多元供给机制)第27-29页
        二、公共政策理论第29-30页
        三、法人治理理论第30-32页
第二章 我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及其特征第32-42页
    第一节 我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溯源第32-35页
        一、民办教育制度的源起第33页
        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酝酿第33-34页
        三、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探索第34页
        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确立第34-35页
    第二节 我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新法新政的主要内容第35-39页
        一、法律法规第35-37页
        二、政策文件第37-39页
    第三节 我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特征第39-42页
        一、牢牢把握公益、公平、效率的价值取向第39-40页
        二、科学确立统一明晰的国家分类标准第40页
        三、逐步构建“差别化”的配套政策体系第40-41页
        四、充分尊重民办学校主体自主权第41-42页
第三章 温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实证分析第42-64页
    第一节 温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现状与成效第42-49页
        一、温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制度框架第42-43页
        二、温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突破创新第43-46页
        三、温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成效第46-49页
    第二节 温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面临的困境第49-58页
        一、实证调研的组织与实施第50-52页
        二、温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冲突第52-58页
    第三节 温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困境的原因分析第58-64页
        一、思想认识不统一,未形成稳定的改革环境第58-59页
        二、制度缺乏理论支撑,未彻底实现分类改革第59-60页
        三、制度合法性欠缺,地方粮票难以通行全国第60-61页
        四、价值取向不明晰,制度引导作用难以发挥第61-62页
        五、制度体系不健全,各方面权益保障不充分第62-63页
        六、部门协调沟通不畅,分类治理生态有待优化第63-64页
第四章 国外私立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启示第64-71页
    第一节 国外私立学校分类管理现状第64-65页
        一、法律层面许可私立教育分类管理的模式第64页
        二、法律层面不区分,实践层面分类管理的模式第64-65页
        三、法律层面禁止教育营利,实践层面存在营利性私立学校的模式第65页
    第二节 国外私立学校分类管理制度与实践的案例分析第65-67页
        一、美国私立学校分类管理制度与实践第65-66页
        二、俄罗斯私立学校分类管理制度与实践第66-67页
        三、法国私立学校分类管理制度与实践第67页
    第三节 国外私立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实践的启示与借鉴第67-71页
        一、由模糊分类向清晰分类推进第67-68页
        二、完善涵盖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学校的支持政策第68-69页
        三、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第69页
        四、构建私立学校质量保障制度第69-71页
第五章 温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调适策略第71-88页
    第一节 革新理念,确立改革调适的三项基本原则第71-73页
        一、坚持支持与规范并举的原则第71-72页
        二、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第72-73页
        三、坚持尊重历史与突破创新并立的原则第73页
    第二节 突出重点,完善改革制度的三项调适策略第73-83页
        一、公平合理地分配改革利益第74-78页
        二、建立健全分类扶持制度第78-83页
        三、呼吁国家层面完善法制第83页
    第三节 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实施的三项调适策略第83-88页
        一、理性选择非营利性与营利性两类法人类型第83-85页
        二、完善权责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第85-87页
        三、革新民办教育监管治理方式第87-88页
结论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7页
    一、著作及译著类第89-90页
    二、杂志类第90-92页
    三、学位论文类第92-93页
    四、中文网站类第93-95页
    五、外文论著类第95-97页
附录第97-10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5-106页
后记第106-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希望课程对职高生心理健康、个人资本和学业成绩的影响
下一篇:小学适宜型课间活动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