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初等学校、中等学校论文

小学适宜型课间活动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5-2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5-16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1.4.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3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2章 南京地区部分小学课间活动空间调研第21-57页
    2.1 调研目的第21-22页
    2.2 调研对象与调研方法第22-23页
        2.2.1 调研对象第22页
        2.2.2 调研方法第22-23页
    2.3 问卷调研部分第23-34页
        2.3.1 前期工作第23-24页
        2.3.2 数据结果分析第24-33页
        2.3.3 问卷数据分析第33-34页
    2.4 走访调研部分第34-53页
        2.4.1 琅琊路小学第34-40页
        2.4.2 鼓楼第一中心小学第40-44页
        2.4.3 白云园小学第44-51页
        2.4.4 调研结论第51-53页
    2.5 调研总结第53-57页
        2.5.1 场地面积不足导致空间尺度不适宜第53页
        2.5.2 活动空间可达性较低第53页
        2.5.3 课间活动空间缺乏趣味性第53-54页
        2.5.4 课间活动场地缺乏安全性第54-57页
第3章 小学课间活动空间设计理论研究第57-73页
    3.1 课间与课间活动的界定第57页
        3.1.1 课间第57页
        3.1.2 课间活动第57页
    3.2 小学课间活动空间第57-60页
        3.2.1 教室附近的廊道空间第58页
        3.2.2 庭院空间第58页
        3.2.3 屋顶空间第58-59页
        3.2.4 教室前广场第59-60页
        3.2.5 底层架空空间第60页
    3.3 小学教育空间设计理念的演变第60-62页
        3.3.1 空间规划的人性化第60-61页
        3.3.2 以人为本普及化第61页
        3.3.3 空间界限的模糊与复合第61-62页
    3.4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与行为的特点与课间活动空间的关系第62-70页
        3.4.1 儿童普遍活动行为对空间的需求第62-64页
        3.4.2 儿童的差异化特点对空间的需求第64-68页
        3.4.3 空间对儿童活动行为的影响第68-70页
        3.4.4 总结第70页
    3.5 交叉学科研究与活动空间设计第70-73页
        3.5.1 儿童心理学理论第70-71页
        3.5.2 人体工程学理论第71页
        3.5.3 环境心理学理论第71-73页
第4章 适宜型课间活动空间设计第73-97页
    4.1 适宜型活动空间概念的提出第73-74页
        4.1.1 优化课间活动空间促进素质综合提升第73-74页
        4.1.2 我国小学教育建筑环境中缺乏适当的活动空间第74页
    4.2 适宜型课间活动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第74-83页
        4.2.1 场地高度可达原则第74-77页
        4.2.2 空间尺度适宜原则第77-79页
        4.2.3 空间趣味原则第79-80页
        4.2.4 领域性原则第80-81页
        4.2.5 安全原则第81-83页
    4.3 适宜型课间活动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第83-97页
        4.3.1 廊道空间第83-89页
        4.3.2 庭院空间第89-93页
        4.3.3 广场空间第93-96页
        4.3.4 屋顶空间第96页
        4.3.5 底层架空空间第96-97页
第5章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案例实践第97-125页
    5.1 项目背景第97-101页
        5.1.1 学校概况第97-98页
        5.1.2 学校现状第98-101页
        5.1.3 设计目标第101页
    5.2 设计策略第101-104页
        5.2.1 建构空间体系第101页
        5.2.2 扩展场所面积第101-102页
        5.2.3 优化场地设计第102-104页
    5.3 设计方案第104-123页
        5.3.1 方案概述建构一个全方位的活动空间体系第104-107页
        5.3.2 各个活动空间的场地设计第107-123页
    5.4 方案评述第123-125页
第6章 结语与展望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1页
附录1第131-133页
附录2 小学校园环境室外空间的种植要点第133-13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第135-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州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困境与调适策略
下一篇:《弟子规》的德育思想及其对青少年廉洁教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