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1页
        1.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3 研究现状评述第16页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6-18页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6-18页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8页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9-20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20-26页
    2.1 理工类院校概述第20-22页
        2.1.1 理工类院校的界定第20页
        2.1.2 理工类院校的特点第20-21页
        2.1.3 理工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第21-22页
    2.2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理论概述第22-25页
        2.2.1 本科教育的概念第22页
        2.2.2 培养质量的概念第22-23页
        2.2.3 培养质量评价的概念第23-24页
        2.2.4 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理论基础第24-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分析第26-31页
    3.1 生源质量现状分析第26-27页
    3.2 学习情况现状分析第27-28页
    3.3 就业质量现状分析第28-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第31-47页
    4.1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设计第31-34页
        4.1.1 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第31-32页
        4.1.2 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第32-33页
        4.1.3 理工类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框架第33-34页
    4.2 理工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第34-39页
        4.2.1 问卷量表的设计与实施第34-35页
        4.2.2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第35-36页
        4.2.3 一级指标筛选第36-37页
        4.2.4 二级指标筛选第37-38页
        4.2.5 指标的确定第38-39页
    4.3 基于因子分析的指标权重的计算第39-45页
        4.3.1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及步骤第39-40页
        4.3.2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因子提取第40-43页
        4.3.3 基于因子分析的指标权重计算第43-45页
    4.4 权重结果分析第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5章 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实证分析第47-61页
    5.1 TOPSIS法介绍第47-48页
    5.2 基于TOPSIS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第48-58页
        5.2.1 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本科生基本素质评价第49-51页
        5.2.2 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本科生知识结构评价第51-52页
        5.2.3 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本科生从业竞争力评价第52-54页
        5.2.4 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评价第54-56页
        5.2.5 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本科生就业质量评价第56-58页
    5.3 实证结果分析第58-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提高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本生培养质量的对策第61-67页
    6.1 学生个人层面第61-62页
        6.1.1 提高学习自主性第61页
        6.1.2 加强创新技能的掌握第61-62页
    6.2 学校培养层面第62-65页
        6.2.1 优化师资队伍第62-63页
        6.2.2 改善课程教学体系第63页
        6.2.3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第63-64页
        6.2.4 提高生源质量第64-65页
    6.3 国家和社会层面第65-66页
        6.3.1 增加教育资金投入第65页
        6.3.2 完善制度环境第65-66页
    6.4 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录第76-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