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基于高中物理导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9-12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研究的方法第11-12页
二、理论综述第12-15页
    (一)认知发展理论第12-13页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第12页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2-13页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3页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3-14页
    (四)学习动机理论第14页
    (五)集体动力理论第14-15页
三、导学案的设计与优化应用第15-18页
    (一)导学案的设计第15-17页
        1.导学案的定义第15页
        2.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第15-16页
        3.导学案的基本模块说明第16-17页
    (二)导学案的优化应用第17-18页
        1.导学案与普通教辅的区别第17-18页
        2.导学案内容结构的优化第18页
        3.导学案使用形式的优化第18页
四、基于导学案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第18-39页
    (一)基于导学案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理念第18-19页
        1.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结合的契机第18-19页
        2.基于导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第19页
    (二)基于导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实施步骤第19-21页
        1.课前依案独立思考,自主预习第20页
        2.课堂依案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第20页
        3.课堂反馈,精讲释疑,归纳总结第20-21页
        4.课后依案奠基巩固、能力拓展第21页
    (三)基于导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案例及分析第21-39页
        1.宇宙航行案例分析(新授课)第21-30页
        2.力、力的合成和分解案例分析(复习课)第30-39页
五、基于导学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的实施效果以及反思第39-48页
    (一)基于导学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计划第39-40页
    (二)基于导学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第40-45页
        1.新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学情问卷调查以及分析第40-42页
        2.基于导学案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实施情况的访问调查记录第42-45页
        3.学生学习成绩记录以及分析第45页
    (三)课题研究的思考第45-48页
        1.研究课题的总结第45-46页
        2.研究课题的局限性第46-47页
        3.课题研究的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附录第49-60页
    附录1:高二物理开展“基于导学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情调查问卷第49-51页
    附录2:第六章牛顿运动定律第5节宇宙航行导学案第51-54页
    附录3:第三章力力的合成和分解导学案第54-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式教学在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圆锥曲线与方程为例
下一篇:玲珑画板辅助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