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玲珑画板辅助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1.1.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第7页
        1.1.2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要求第7-8页
        1.1.3 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需要第8页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第8-9页
    1.3 研究的内容第9页
    1.4 研究的方法第9-10页
    1.5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第2章 玲珑画板辅助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研究基础第11-15页
    2.1 玲珑画板软件的特点第11-12页
    2.2 玲珑画板辅助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第12-15页
        2.2.1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第12页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2-14页
        2.2.3 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第14-15页
第3章 玲珑画板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的设计原则与应用案例第15-23页
    3.1 “数学现实”原则与应用案例第15-17页
    3.2 “数学化”原则与应用案例第17页
    3.3 “再创造”原则与应用案例第17-18页
    3.4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相互“协作”原则与应用案例第18-20页
    3.5 “意义建构”的原则与应用案例第20-21页
    3.6 玲珑画板与数学学科的“有效融合”原则与应用案例第21-23页
第4章 应用玲珑画板辅助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课例分析第23-37页
    4.1 课例分析的背景第23页
    4.2 教学设计过程第23-25页
        4.2.1 分析学情第23页
        4.2.2 分析教材第23-24页
        4.2.3 设计目标第24页
        4.2.4 制定策略第24页
        4.2.5 设计过程第24-25页
    4.3 片段实录分析第25-36页
        4.3.1 导入片段实录与分析第25-26页
        4.3.2 概念形成片段实录与分析第26-35页
        4.3.3 结束片段实录与分析第35-36页
    4.4 课后教学评价第36-37页
        4.4.1 自我评价第36页
        4.4.2 学生反馈第36-37页
第5章 玲珑画板应用教学实验及结果分析第37-43页
    5.1 实验设计第37-38页
        5.1.1 实验目的第37页
        5.1.2 实验准备第37页
        5.1.3 实验材料第37页
        5.1.4 实验过程第37-38页
        5.1.5 实验判断依据第38页
    5.2 实验结果分析第38-43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第43-45页
    6.1 研究结论第43页
    6.2 研究局限第43页
    6.3 研究展望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中物理导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材平面解析几何的比较研究